“患者需要,我随叫随到”
好医生李永杰接诊患者10多万人次,视患者如亲人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肿瘤医院彩超中心主任、科研科科长李永杰。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尚磊 通讯员 王洪刚 王芳婷   
  “我认为每一位患者都是需要我们热爱的人,来就诊的患者,无论穷富,无论亲疏贵贱,都应一视同仁。只要患者需要,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当班休班,都应随叫随到。”这句话出自聊城市肿瘤医院彩超中心主任、科研科科长李永杰的口中。因高超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患者慕名找他检查,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工作量,尽管劳累不堪,他却从不厌烦,对待患者如同自己的亲人。截至目前,他已经接诊患者10万多人次。
  李永杰在医院里是个名人,医院的员工对他的印象是“实在”、“有学问”。采访中,医院的一位员工说,之前有一名肝脏肿瘤患者前来就诊,患者跑了多家医院,彩超、增强CT、核磁、生化检查等等都做了个遍,有的医生说是良性肿瘤,有的说是恶性肿瘤,都没最终确诊,当这名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接诊的是李永杰,李永杰一边安慰患者一边想办法诊断病情。 
  “直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肿瘤就能诊断出病情,我当即决定用负压针给患者做了穿刺,结果显示是一个良性的炎性假瘤,这样就使患者免除了开腹切肝的手术。”李永杰说,病理结果出来后,患者竟流着眼泪,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让我免了一刀,我会永远记得你”。 
  “新技术项目的开展大多是患者和临床医生给了我灵感,所以我应该感谢患者,我们应该视患者为良师益友。21年来,我一直遵守这一行医准则,工作量再大也从不厌烦,我认为每一位患者都是需要我们热爱的人,我要求自己和科内成员,对来就诊的患者,无论穷富,无论亲疏贵贱,都应一视同仁。只要患者需要,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当班休班,都应随叫随到。”李永杰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自豪。 
细心检查让患者避免做手术
工作之余做实验攻关新技术
  聊城市肿瘤医院的院领导介绍,李永杰接诊患者10余万人次,从未和患者吵过一次架、顶过一次嘴,从未收到过一次患者投诉,出具了一份份高质量的检查报告,对待每一位患者的诊疗都保持认真、严谨。
  李永杰和他的团队在聊城市率先开展了一批科研和新技术项目。2007年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消融术治疗实体肿瘤”。“回想当初我们工作之余用离体牛肝做体外实验,为了测试微波消融仪各种功率和时间对消融范围的影像,我们反复实验,使用了将近10公斤的牛肝,至今一闻到炒肝的味道还反胃。”李永杰对工作的认真赢得了同事的敬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李永杰和团队成功开展了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肾癌、老年乳腺癌、肺癌、肉瘤等病例,至今达1000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李永杰说,他们2007年开展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及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等新技术和科研工作,目前一台CT引导下肺穿刺术前后不到一刻钟就能完成,国内知名专家也称赞他们技术的娴熟和规范。
  2010年,医院引入了当时全省第一台国际先进彩超设备—Logie e9,李永杰和同事们再一次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超声造影技术”、“弹性成像技术”,使良恶性肿瘤的无创鉴别诊断工作提升到一个新台阶,“CT/MRI与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已经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
  在开展大量新技术的同时,李永杰在不断总结经验。自2003年起,李永杰每年都有一项科研成果,每年都会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同时,他还把临床经验和心得总结成课件,在全国各级学术会议上开展讲座数十次,将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推广,以提高整体超声诊疗水平。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李永杰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SCI收录杂志;以主编身份出版著作两部;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科研成果7项,均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并成功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超声医师,聊城市青年科技奖、聊城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 
  李永杰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更是同事眼中的好战友。在工作中,他从不以主任自居,和年轻人一样照常上夜班。肿瘤科冯庆亮主任经常与李永杰合作做微波消融手术,冯庆亮说:“李永杰这个人不管是在职业道德上还是业务能力上都让人佩服,他不仅对业务精益求精,对患者也总是能够提供耐心、细致、热情、周到的服务。这些年,有许多肿瘤患者在李主任精湛的诊疗技术帮助下获得了新生,有的老患者甚至送给他“鲁西第一超”的美誉。”
常常加班搞科 研孕育新成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