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本年度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上表示,钢铁行业的主营业务亏损加剧,亏损额已达216.8亿元。在整个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17.9%。尽管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但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数量占比达到42.6%,亏损企业产量占比达36.8%。
此外,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出口钢材5240万吨,同比增长27.8%;进口钢材665万吨,同比下降8.2%。上半年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4766万吨,同比增加1279万吨。尽管上半年钢材出口总量增长明显,但钢材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72美元/吨,出口金额仅增长0.06%。低价出口策略直接导致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增多。1-7月,针对中国钢铁产品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已有13起。
钢铁行业的困境,国内其他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国外企业在产品链的上游掌握了品牌、时尚元素、创新和科技,下游又有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零售渠道,这样上下夹击,挣走了利润最多的两个环节,而中国却往往在中间环节做制造代工,只挣得很少的加工费,不但非常被动而且容易因国际市场的变动而引发系列宏观风险。
如何破局,企业家如何用可执行的方式来改变这一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靠制造业自己艰苦奋斗转型升级,在目前的产业链环境下突围存在较大的难度。翻看美国商业史,或许能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素材。
在上世纪30—70年代之间,美国的制造业异常混乱。如今的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在当时也是使用的“先生产再销售”的比较粗糙的生产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整个制造行业的流通链条类似集贸市场那样一层一层的批发流转下来。
时间到了上世界50、60年代,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凯马特、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的崛起,这些零售企业以顾客为导向,扮演着顾客代理人的角色,不断的击穿贸易链条,直达上游制造企业。更重要的不仅价格的变化,而是沃尔玛等零售企业开始与上游制造企业展开基于消费数据为基础的战略合作,比如著名的“沃尔玛-宝洁”战略体,宝洁和沃尔玛通过计算机共享信息,可以监控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反向制订自己的生产和发货计划,效率极大提高。
事实上,随着零售企业的崛起,类似这样的案例在美国层出不穷。制造业开始越过层层的中间环节与零售企业进行数据的分享合作,最终让制造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和转变。
通过美国的商业史,我们或许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只有在庞大集中并稳定的零售环境下,制造业才可能大规模的获取消费者的数据,并以此来做研发和创新,以此来进行品牌的打造来引领消费时尚,从而彻底摆脱“两头在外”“看别人脸色生活”的尴尬。
在中国,比较成功的当属家电行业。但向上回溯十年,家电行业也曾和目前陷入困境的钢铁行业一样,经历过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过程,即从“资源为王”时代到“产能过剩”时期。过去各地不仅有家电批发市场,还有各种地区代理商。但随着苏宁、国美和近年来以京东为代表的自营电商的崛起,主流城市的家电消费环境基本完成了零售化的改造。也就在这种零售化环境下,中国家电摘掉了过去所谓“大而不强”的帽子,中国的家电品牌也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品牌。
回到钢铁行业,根据最新发布的上市公司财报显示,A股35家上市钢企中,已有12家公司预告了半年报业绩情况,预计业绩正增长的只有韶钢松山、金洲管道两家。另外有10家公司则皆预计业绩将出现负增长,甚至净利润大幅下滑。对于亏损,钢企解释称,上半年钢材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持续下滑,造成公司亏损。
当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各家钢厂大多都忙于在各个钢材市场奔波,希望能够招揽到更多的代理商和寻找更多的客户去销售生产出的产品,去消化大量的库存。
在这样生存还面临危机的环境下,钢铁企业创新研发能投入多少精力,转型升级的基础在哪?钢铁行业能否复制家电业曾经的故事,中国能否从钢铁大国变为钢铁强国?答案是肯定的。
此前“宝洁和沃尔玛”的案例告诉我们,工业品零售环境与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目前的钢铁行业,能否复制宝洁和沃尔玛的故事,通过大型零售企业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电商是目前零售的最高级形式,代表着最先进的零售领域的生产力。中国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和相应的技术能力并不亚于美国,所以电商的出现给了中国工业制造行业一个难得的在较短时期内转型升级的机会,尤其在钢铁等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制造行业里,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国内钢铁电商风起云涌,目前数量已经达到了300多家。事实上,钢铁电商的出现,确实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市场的钢材交易规模达到1417万吨。而上线仅三年的找钢网更是每天的交易量近20万吨,客单价为10万元左右,成为国内最大的钢铁零售体。
随着交易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钢厂开始主动与找钢网进行基于数据层面的战略合作,美国商业史上著名的“沃尔玛-宝洁”战略体,而今在中国钢铁行业得以复制和重演。
钢铁企业一方面通过钢铁电商迅速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则通过电商提供的工业消费者数据的支撑反向制订自己的生产和发货计划,真正实现了精益生产、降本增效、调整产品结构、销研产一体化的目标。可以说,“电商联手钢厂”、“互联网+钢铁”,钢厂的转型升级和相关的政策调整才有了真正的可靠的抓手。我们相信,通过钢铁电商形式来替代传统相对落后的贸易流通局面,必然会引发钢铁行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兼并重组,中国钢铁行业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品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