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16万在县城开免费阅读室
济宁泗水人高辉的“文化扶贫”实验:从门可罗雀到上千人光顾
2015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5月2日,泗水人高辉在县城开了间“本道阅读室”,乡亲们在这里看书、品茶全部免费。在生意人出身的高辉看来,与其不断用钱财资助困难乡亲学生,远不如用书籍带给他们财富。经过几个月的发展,高辉觉得,阅览室已经达到了他的初衷。

  文/片 本报记者 贾凌煜 实习生 李晓阳 通讯员 包庆淼   
  看书喝茶还能赏湖景
开张仨月迎客上千人

  今年37岁的高辉是泗水县圣水峪镇人,一直在济南做生意,近几年手里积攒了一些资金。高辉之前经常走访贫困学生,渐渐地他发现,你三千我两千,并不能改变贫困本身。“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何不做一间阅读室?”高辉有了这样的想法。 
  作为生意人,高辉做事喜欢先做预算。“本来估计十万元足够了,后来一写详细的计划书,预算得17万左右,实际投入也得16万。”阅读室距离美丽的泗水县圣源湖只有几十米,一年的租金三万六,可以说主要的投入都花在了装修和购买书籍、家具上。
  5月2日,阅读室正式开张。阅读室占地200平米,共分三层,一层是国学书籍,二层是儿童读物,三层则作为储备阅读处,共有书籍3000本。自从开业以来,高辉估计前来看书的人已有上千人。“尤其是暑假里,光晚上每天就有三四十人。”高辉说。
  虽然投入不少,但在高辉看来,让人免费读书、喝茶的意义,远超投入的金钱本身。他相信,阅读室不仅可以用作读书,更是一个可以安静思考的场所。听听音乐,看会儿钟爱的书籍,心情或许就能美丽许多。
创办之初不被理解
有人猜他想卖茶叶

  别看现在高辉的阅读室有模有样,在创办之初,可没几个人支持他。“有病吧!”“这年代还有几人看书?”当高辉把创办阅读室的想法发到朋友圈后,一个个评论接踵而至。可高辉没太在意这些,至于家人,他干脆没有说实话,只说开家书店,没提免费的事。
  阅读室如期开起来了,进门读书的可着实不多。大多数人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来转转,探头探脑,不相信有这种“傻子”。有人猜测是卖书的,还有人觉得是卖茶叶的。“有一次我坐在店中,看着两个人明显是朝阅读室走来,结果到门口,向里瞟了一眼,接着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朝前走了。”说到这里,高辉哭笑不得。
  经历过几次这种情况,高辉想到一个点子。再有人朝这边走时,他就去拿一本书,两眼只看书,不再望向门口。就这样,勇敢地走到阅读室里面的人慢慢增多了,阅读室也有了回头客。
  如今,不只熟悉的人来,附近的邻居在生意不忙时,也会过来喝茶看书。来看书的人多了,新问题又冒了出来。“一连几天我都没看到一位老顾客,打电话询问,才知道他觉得总是免费喝茶看书,不好意思再来了。”听到读者这么说,高辉笑了,“来看书就行,这就是咱的初衷。”
读者主动捐书送茶叶
十几位义工帮忙打理

  孙涛是众多读者中的一位,他经常带着儿子来这里看书。前几日,他和儿子来时,还带来了十几本儿童读物。“儿子9岁了,这些书放家里浪费,卖了可惜,捐给阅读室,是最好的归宿。”把书送来时,孙涛和儿子亲手将一本本读物摆在书架上。孙涛觉得,这些读物伴随了儿子的幼年,让它们继续在孩子手里传阅,意义非凡。
  刚上初三的淇淇也是读者中的一员,与别人不同,她还担任了一个月“图书管理员”。放暑假后,淇淇来了一次阅读室,就喜欢上了这里。以后再过来便不只读书,还打扫卫生、整理书籍。这一个月,不论天气多热,下午两点钟,淇淇都准时出现在阅读室。
  对淇淇,高辉赞不绝口。他介绍,不到一个月,淇淇把所有书籍按教育、人物传记、知识等作了分类,简单好找。“这个孩子昨天还带来了一套《老舍稀见小说集》,送给阅读室当礼物。”
  平时有生意要打理,高辉无法每天坐在阅读室里,30多岁的冯娟便成了阅读室里的“半义工”。每月,高辉支付冯娟1000元钱。“不在乎钱多少,平时整理完书籍,打扫完卫生,找一两本书看,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冯娟说。
  “现在总共有五六位读者捐书,十来位义工不定时来帮忙。有人还带茶叶,现在已有13种茶叶了,想喝什么都有,这让我心里很温暖。”高辉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觉得,开这个阅读室,效果已经显现了。
主打儒家文化
以后不会放弃公益

  身处儒家思想发源地,高辉一直很骄傲。可一次南方生意伙伴来泗水游玩时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想到了更多东西。
  当晚9点,高辉接站归来。一路上,二人不断被对面开着远光灯的车辆闪得睁不开眼,南方客人的眉头也越皱越紧。“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浸润千年的地方,这种情况不应该啊!”看到客人的表情,高辉心里很惭愧。他本想印制一批小册子发给司机,可转念一想,被动的说教,远不如让人们主动培养正确价值观。从此以后,他便在阅读室中增添了不少儒学元素。
  高辉介绍,阅读室取名“本道”,源于《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就是让人找到做人的根本。在阅读室将来的规划里,高辉始终把传播儒家文化和国学思想放在第一位。过段时间,高辉打算组织一次《论语》读书会,让阅读室活泼、有趣起来。  
  阅读室开放以来,不时有人建议高辉时机成熟时改变模式,争取盈利。这遭到了他的拒绝。“只要我在一天,阅读室就是一个读书和公益的场所,绝不会沦落为商业平台。”
   ◤闲暇时,高辉就整理下书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