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顾客眼中的修车“一把手” 
炎炎烈日下,失去右手的马文杰挥汗为顾客服务
2015年08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文杰冒着酷暑在为顾客修车。
  早上7点钟,马文杰已经准时到达了修车摊位。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马芳
  商河县贾庄镇胡集乡东马村的马文杰今年32岁,5年前的一次电击事故使他不幸失去了一只右手,一时接受不了现实的他在沉寂一年后,干起了维修电动车的生意。如今,在兴隆街北头的人行道上,总能看到马文杰修车子的身影,一年365天,他风雨无阻。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赞他为“一把手”、“热心肠”。在炎炎烈日下,他顶着酷暑,一边擦汗,一边修车,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服务着。
  37℃高温下修车
衣服被汗水浸透

  从2013年8月份开始,马文杰就一直在县城兴隆街北头的摊位上修车,如今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早上7点钟,马文杰已经准时到达了修车摊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工具箱,一辆摩托三轮车,一个盛工具的“百宝箱”,这些是他的全部“家当”, 
  37℃高温的天气里,人即使不干活,坐着都往外冒汗。上午9点,记者见到马文杰时,他正在给一位老人修理自行车。“自行车的外车胎坏了,需要重新换一个。”马文杰检查后说。他低着头,熟练地拆卸着后车轮上的零件。记者这才发现,虽然自己经常骑自行车,却不怎么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原来后车轮上还有这么多复杂的零配件。 
  在马文杰和记者说话的过程中,他用右胳膊扶着车轮,左手拿着改锥等工具,不一会儿就将后车轮零件给换好了。接下来就是将车轮及卸下的零件重新安装上。马文杰拿着工具在后车轮的螺丝上,顺时针拧着套筒固定住螺丝。因为当天气温较高,汗水从他的脸上不停地流下来,但因为手一直被占着,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擦。后背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湿,皮肤被晒得黝黑通红。 
  在安装好车轮后,马文杰重新检查了一番,却发现有个地方给安错了。他二话没说,立即把已经安装好的零件重新卸下来,又重新安装了一遍。“一定要让车的每个部件达到最佳状态,不能有一点疏忽。”马文杰笑着说。记者看到,在换好后轮全部零件后,他只收了老人家30元钱,据他介绍,这30元仅仅是一个轮胎的钱,补内胎没要钱。而在其他修车摊位,要换一个外胎仅仅30元是不够的。“上次我的电动车就是在他这儿修的,他技术好,收费低,不让我们多花一分钱。”老人笑着说道。 
  因为天儿热,出汗多,马文杰每给一位顾客修完车子,就需要洗掉脸上的汗水和手上的油污。 
遭受电击失去右手
曾干过保安和送水工

  马文杰,这个32岁的年轻人,在采访中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脸上一直带着微笑。“人要不就好好地活,要不就好好地死,不好不坏地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正是这句话,陪伴马文杰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 
  2010年4月20日下午,27岁的马文杰在贾庄镇的一个工地上干活时,不小心被10千伏的高压线击中,从3米多高的架子上摔了下来,一下子失去了知觉,昏迷了三天三夜。 
  因为被电流击中后出现了严重的脑积水,马文杰55天后才恢复了知觉。“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就跟做了一场梦一样,恢复知觉后才发现梦醒了。”此时马文杰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右手已经被截肢。因为整个右胳膊被电流击穿,马文杰身上多处肌肉爆破,一片血肉模糊。医生告诉马文杰的家人,需要立即进行截肢,否则就可能会感染骨髓炎。就这样,马文杰的右臂从胳膊肘8公分以下的部位都被截肢,包括他的整个右手。 
  “当时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我宁愿用我的双脚去换我的手。”马文杰笑着说。因为一时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他沉寂了一年多的时间。马文杰家里有6口人,爷爷今年83岁了,父亲因为车祸变成了植物人,需要人照顾,母亲患有白内障,常年药不离口。自己因为事故失去了右手后,用马文杰的话说,“家里只有妻子和女儿是‘正常人’”。“当时就觉得老天很不公平,我家里的情况本来就不好,现在我还只剩下一只手了,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在这期间,亲人和朋友也都劝他要看开,妻子对他更是不离不弃,贴心照顾。“只要有这口气在,咱就要好好地活着,不要求别的,能吃饱就行,活着咱就必须努力。”妻子鼓励他说,而她在马文杰面前一直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马文杰没事的时候也常骑着自行车去县城里转悠。在亲人朋友的开导下,马文杰渐渐地也看开了。
  走出悲伤后的马文杰开始转变思想,努力工作,曾先后干过保安和送水工。虽然只有一只手,马文杰干起活来和常人并无差别。“一天平均能送120桶水,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能干得了。”因为只有一只手的原因,马文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曾遭受过别人的质疑,认为他“一只手干不了整个人的活”。 
  后来的马文杰还卖过烤地瓜,卖过水果,但都不怎么理想。直到后来,他遇见了自己卖电动车和相关配件的同学,并从同学那“提货”,要来了电动车和自行车的配件,从此干起了维修电动车和自行车的活儿。从2013年8月开始,无论刮风下雨,夏天还是冬天,用马文杰的话说,“只要天上不是下刀子”,都能在兴隆街上看到他的身影,而这一干已是两年。 
技术好收费低
顾客称他“一把手”

  记者看到,在给顾客修车时,顾客向马文杰说明车子的情况,他检查后就能知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修。记者问他是不是之前学过维修,他说没有,只是看见别人修过。“因为干得时间长了,经验也多了起来,电动车的大体构造都一致。”据马文杰介绍,刚开始那会儿,自己在维修过程中也有碰见过难题的时候,就会主动去问别人应该怎么做。附近的居民也常来他摊位上坐坐,一来二去的,慢慢也都熟了。“有时他们看我一只手上螺丝挺费劲,就会主动过来帮忙。” 
  一名老人推着电动三轮车过来维修,马文杰看了看情况后,将三轮车放倒,先是用螺丝刀将一个个小螺丝拧下,再用铁丝将出现问题的地方固定好,问题解决了。当老人要给维修费用时,马文杰执意不要,说就是一个动动手的活儿。但老人体谅他的辛苦,还是将钱塞给了他。 
  “我这里比任何一个摊位的配件价位都要低。”马文杰说,“我就是想多为人服务,并不以赚钱为目的。”因为维修技术好,且收费低,过来的顾客都亲切地称他为“一把手”、“热心肠”,这也为他积累了不少回头客。“我一老乡说,实验二小那有一个‘一把手’修得很好,要的价钱也不贵。”一名过来维修电动车的市民笑着说。就因为这样,很多来过的顾客都会给马文杰介绍客人过来,而他平均每天能接待十几名顾客。 
  记者看到,马文杰虽然没有右手,但他在工作的时候,右胳膊也能使上劲。“除了落在左臂上的蚊子没法拍外,我的正常生活并不受影响”。马文杰调侃着说道。在维修时,马文杰总是用右臂扶住需要修理的地方,用左手拿着工具,看起来跟常人没什么两样。 
  “我挺佩服他的,我两只手不会干的活,他用一只手就能干好。”经常给马文杰帮忙的一名朋友笑着说。
早上4点就起床 干完农活再出摊
  送走几个顾客后,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马文杰从附近的快餐店里花4块钱买了一份简单的菜和两个馒头。吃过午饭后,马文杰就在人行道旁的树上拴上了吊床——一个简易的用绳子编成的网状型的床,准备休息一会。他告诉记者,中午只有在没有顾客时才能休息一会儿,有的顾客为了不耽误下午上班,会趁中午下班时间过来修车,“中午这会儿就这样躺着都会出汗,天太热。” 
  马文杰告诉记者,干这活最苦的就是冬天和夏天。因为他的修车摊位在兴隆街与富民路的交叉点,正处于风口,冬天刮风时必然会很冷。但是无论下雪还是下雨,马文杰都会过来。“我春节后初六就上班了,大年三十我还在这呆了一上午。”据他介绍,当麦收或秋收比较忙时,他才会暂停一天。而他一般都是晚上7点多收摊,8点左右才回到家,一天平均能挣四五十元钱。 
  据马文杰介绍,因为东马村距离县城有9公里左右的距离,骑三轮摩托车的话,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要7点钟到达摊位,他每天早晨6点就得起床。“不过这几天早上我都是4点就起床了,因为我家还种着地,得去地里干活。” 
  马文杰的家里有6口人,种了近10亩地,而地里的活几乎要靠他一个人来完成。因为一整天都要在县城修车,他只能抽出零碎时间去干地里的活。“我现在每天天一亮就去施肥,这个活已经连着干了好几天了。”据他介绍,自己施肥用的是简易的带轱辘的耧,需要用手扶着使劲往前推,这对于只有一只手的马文杰来说,并不是什么简单的活。 
  当记者问他觉不觉得辛苦时,马文杰是这么回答的:“脑子中就没有辛苦的概念吧,因为心态好,乐观,而且干这个活不仅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还能接触很多人,服务更多人,所以我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据他介绍,自从自己的思想转变后,现在遇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着急了,而是很平静。“现在基本上都不会发脾气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急躁了,主要是心态稳定后,就没什么难题了。” 
  闲暇时,马文杰还会跟过来的老人一块下下象棋,而这些老人会和他讲自己的一些经历及开导他的话,这也让马文杰感觉心情很舒畅。
  在采访中,马文杰积极乐观的心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未来我的家庭能更和谐,朋友更多一点,生意更好一些。”采访的最后,马文杰笑着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