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20余载精心照顾病叔叔
孝心善举感动乡亲邻里,被赞“胜似亲儿亲女”
2015年08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侄子郭公朝侍候叔叔郭成才起床。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张红军
暑期炎热的天儿,高温闷热潮湿,如果留意周边,就会轻易发现不知何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近日,记者在冠县梁堂镇要庄村的孤寡老人郭成才的家中,却闻不到一丁点儿异味。一位患有脑萎缩、白内障,听力消失双目失明的83岁独居老人能够活到今天,怎么说也是一个奇迹。
牢记父亲重托 担起照料重任
要庄村是聊城冠县梁堂镇最南边的一个村子,村南就是莘县地界。这个地处偏远相对闭塞的村子历代相传的家风民俗就是一个字“孝”。
“孩子的爷爷对老人的孝顺是出了名的,临终拉着俺孩子他爹的手说,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俺这个叔叔,让俺一家好好照顾他。孩子他爹当时眼含热泪应了下来。答应了的事儿怎么也要兑现,总不能对不起他爷爷的在天之灵啊!”有人问起为啥对叔公这么好,郭公朝的妻子李巧仙总是一遍遍地这样对人说。
郭成才一辈子没成过家,年轻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过一天少一天倒也潇洒自在。当他意识到需要成家了,可是已经没有合适的了。看着叔叔一个人孤单,郭公朝就劝叔叔到自家吃饭,开始叔叔说啥也不同意,经过三番五次地劝说后,叔叔终于答应了下来。“咱是庄稼人,家里没有啥好东西,刚开始那几年咱吃啥让叔叔吃啥,从来没有外待过他。后来,叔叔年龄大了,咱就单独给他做点儿好吃的,虽说条件有限,可是比起其他有儿女的老人来,生活上一点儿不差。”郭公朝说。
“从他和俺归伙后,俺就把他当成孩子的爷爷一样侍候,定期给他置办新衣服,定期给他洗衣服,就连内裤都是我帮他洗,这有啥呀,他年纪大了自己不能干了,俺要是不管,人家别人也笑话呀!”侄媳李巧仙说,叔叔虽然因为脑萎缩不愿说话,又因为白内障双目失明,但意识还是挺清醒的。他吃饭要定时,定量,因为侍候这个叔叔,他们两口子啥也干不成。村里他们的同龄人都能出门打工挣点儿钱,而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
吃喝拉撒样样管,20多年无微不至
因为要照顾郭成才,这些年来,郭公朝两口子从来不敢出远门。“今年我老伴儿都58岁了,平时回娘家都是坐坐就回来,从来没有留下过夜,担心我一个人照顾不好叔叔!”
“他最近几年长年累月在床上,身体弱,有时吃不对就坏肚子。”李巧仙告诉记者,叔叔的一日三餐,是自己最注意的事,因为吞咽不是很顺畅,得用肉、蛋做汤泡饭,有时煮粥,或者还换花样做他喜欢吃的东西。平日里,不仅要给他换衣服、被褥,打水洗脸、洗脚,还要帮他洗澡擦身体。夏天天气炎热,担心叔叔染病,郭公朝坚持定期给他洗澡。一开始叔叔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时间长了,心里就坦然了。
照顾老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天夜里都要伺候郭成才起夜几次,迟了就会尿湿被子。特别是最近几年,郭公朝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郭公朝说,尽管很细心,但还是会有照顾不到位的地方。衣服、被子三天两头就有一大次洗,“白天没时间,就晚上洗,一洗就是一大盆。”
天气好的时候,郭公朝把叔叔背到外面玩儿,每当这时,郭成才总是挂满一脸笑意的……
转眼间,20多年,7300多个日日夜夜。一天天,一年年,郭公朝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的叔叔。
侄子孝心善举 感动乡亲邻里
生活的艰难,让郭公朝一家子还挣扎在温饱线上。3年前,叔叔的老房子破损严重,岌岌可危,郭公朝及时向村里反映,争取到了一个危房改造指标,自家又出了一部分帮叔叔盖起了三间房子。郭公朝说,生活总会改变,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不能变的是做人、做事准则,得给子女做好榜样。
平日里悉心照顾长辈,郭公朝的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逢从外面回到家,他们会陪着叔公玩,逗他开心,也常会帮他整理卫生,减轻父母的负担。
看到他们一家的付出,有人疑惑地问:“为啥这样照顾他?图啥?”郭公朝慢条斯理地说:“图啥?俺叔叔一辈子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有成家,俺不照顾,谁照顾?他除了这三间危改房和半亩地外啥都没有,俺能图他啥呀?俺就是怕照顾不好别人笑话。”
说起郭公朝一家的真情付出和善举,村支部张书记说:“二十多年来如一日,不亚于亲儿亲女,真地太不容易了。”几年前,村委会帮郭成才办理了低保,每个月都多少领点儿钱。最近准备再反映反映,看看能不能再给他家一点儿照顾。
邻里们看到郭公朝一家细致入微地照顾残疾叔叔,也有人问郭公朝:“这么多年你们就不累吗,就没有想过要放弃?”他们总是很平淡地说:“照顾长辈都是份内的事,只是尽了一点点孝心,不苦,也不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