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山区邮递员董乃军33年走过80余万公里
33年邮递路,可绕赤道20周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邹平南部山区山路崎岖,董乃军走过了80余万里。
  早上8点多,董乃军已经整理好了一天要送的报纸。
  行走在邮递报纸的路上,董乃军觉得很幸福。
  董乃军将报纸顺利送到客户手上。
     今年50岁的董乃军是滨州市邹平县邮政局的一名普通邮递员。作为邹平县南部山区一条长约70公里、连接着24个自然村的邮路上唯一一名邮递员,董乃军从17岁参加工作至今,在这条邮路上走了33年。如今,无论刮风下雨,董乃军每天都要准确地将320份报纸和数十封信件,安全送达山上的村民手中。33年来,董乃军累计走过了80余万公里的邮路,安全投递报纸、信件近400余万件,无一差错,受到当地村民称赞。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晓霜 王领娣
   工龄最长的投递员
 十多年骑坏3辆摩托

  17岁中考失利的董乃军,因为爱读报纸的原因,选择到邮局当邮递员,30多年来,董乃军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他如今已成为全县邮递员中工龄最大的一位。多年来,唯一陪着他的就是每天载着的油墨味的报纸和崎岖的邮路。
  8月5日早上8点,开完晨会之后的董乃军开始整理今天要送达的报纸,东屿村送齐鲁晚报、八柱台村送大众日报……每村每户要送达什么报纸董乃军都一一作了标识,“做上记号,到了订报纸的人家,抽出来给他们就可以了,节省时间。”董乃军说。
  直到9点10分,300多份报纸才全部梳理完毕,董乃军又将所有报纸和信件分装在两个邮包里。全部准备完毕,董乃军“抡”起约80斤重的邮包拴在摩托车后座上,将泡有茶叶的杯子挂在摩托车车把上,发动起虽然陪了自己只有5年但却已千疮百孔的摩托车,走上了年复一年的邮路。
  雨后的村路让原本就崎岖的山路更加难走,每到上下坡时,董乃军都会双腿着地撑着摩托车,防止摩托车因为路面难走而滑到。一路上,董乃军的车速不超过30迈,“这摩托车虽然才5年,但一年要大修一次,现在已经跑不快了。”董乃军说,自2002年开始,他告别了蹬自行车送信的历史,配上了摩托车。十多年下来,光摩托车董乃军就骑坏了三辆。由于山村人烟稀少,道路崎岖不平,为了防止摩托车坏在路上无处维修,董乃军还专门自制了一个工具箱,自学了修车、补胎技术,以免因为摩托车故障而耽误了工作。
 30多年从未落下一个
 所到之处都邀他喝茶

  每到要送报纸家门口,董乃军很熟练地将这户订阅的报纸抽出来,小跑着将报纸送过去,每次他都要将报纸或者信件亲手送到每个人的手中,遇到有人不在家,他才会顺着门缝塞进去。由于村庄分散山路不通,每送完一个偏远山村的信件,董乃军都要原路返回才能赶往下一个村庄。“老董,先喝会儿茶再走吧。”董乃军每到一处,总有人邀请他喝茶,但是他总是摇摇头笑着说:“今天就算了,改天没事的时候专门来喝茶。”
  送信多年,董乃军成了村里人的一个“念想”,刚到东峪村村头,70多岁的高女士就赶紧迎了上去,“我儿子经常从外地给我寄东西和钱,以前还给我寄信,每次都是他送到我手里。”高女士说,这么多年了,每天10点左右他就绕过崎岖的山路,从村南头出现。
  董乃军说,他的邮路全程称横着的“8”字型,邮局正好在中间点的位置,所以每天他还有机会回家吃午饭,到了下午2点他又开始了一下午的奔波。为了防止邮递员投递不到位,当地邮政部门专门为偏远乡村邮递员印制了“农村投递排单”,董乃军所在的这条70余公里的邮路上一共设置了4个带有不同编号的邮戳,送完一天的邮件后,排单上必须盖满4个邮戳。30年来,董乃军从未落下一个,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坚持送完整条邮路。
  “在这条邮路上走了30多年,邮路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也舍不得离不开这条邮路,既然山上的村民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走下去。”董乃军憨厚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