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也能看到喀什的美
“喀什文化齐鲁行”开幕,现丝绸之路重镇原生态风情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日,“喀什文化齐鲁行”——“丝路重镇 西部明珠”喀什风情展在山东文化馆开幕。
  在风情展上,来自喀什的艺人正在进行现场制作。
   文/片 本报记者 乔显佳 寇润涛    
  8月12日,由中共喀什地委、喀什地区行署、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等单位主办的“喀什文化齐鲁行”系列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疆喀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山东省大力开展援疆工作18年来喀什各项事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观众看后留下深刻印象。

原生态风情到山东,鲁疆文化相映生辉
  8月12日,在历山路南首山东文化馆开幕的“喀什文化齐鲁行”——“丝路重镇 西部明珠”喀什风情展,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当地独特的“西域”风情。经过策展单位精心设计,展览分为印象喀什——喀什风情摄影展、写意喀什——喀什风情书画展、工艺喀什——喀什风情非遗展三部分,在三个大展厅同步展出。
  喀什风情摄影展汇集鲁、疆省域67位摄影艺术家和爱好者的116幅摄影作品,集中展示了古老喀什今天的新貌。
  刚刚从喀什摄影采风归来的著名摄影师薛尧说,喀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饱和亮丽的颜色,“没到过喀什就没到过新疆”,而相比自然美景,喀什人文更美。
  书画展汇集鲁喀两地89位书画艺术家的97幅精心创作的作品,基本代表两地艺术创作水平。新疆艺术家大漠戈壁般的豪情挥洒,与山东书画家泰山大海般的文化积淀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艺术形式有国画、书法、油画、版画,书法中还有用维语书写的作品。

喀什丝绸制品再现“丝绸之路”水平
  在非遗展现场,来自喀什英吉沙县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土陶技艺传承人伊玛木正在制作喀什土陶。喀什土陶在三千年的古遗址、古墓葬中就出现了,如今由生活器皿变成陈设品,受到现代人青睐。在非遗展现场,观众目光还会被那些色彩绚烂的喀什产丝绸所吸引。
  喀什地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文化艺术科科长马红曾专门考察过喀什艾德莱斯绸,她说,艾德莱斯绸制作技艺像喀什的舞蹈、传唱一样,是世代喀什居民遗留下来的记忆。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本身也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喀什产丝绸本身就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喀什艾德莱斯绸千百年来依循几乎一样的织造技艺,如今人们看到的丝绸制品,可以说是最接近两千多年前风貌的。
  另外,像那用红铜手工敲制、刻花形成的金属器,直径近两米散发着香气的馕……借此次“喀什文化齐鲁行”,悉数来到齐鲁居民的面前。
  喀什现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20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8个,地区级非遗项目133个。本次非遗展共展出15个非遗项目的近千件实物,6个传统民间歌舞项目,部分歌舞将现场展示。

山东援疆硕果不断,鲁喀旅游升温
  8月12日晚,代表喀什地区乃至新疆文艺水平的现代舞剧《疏勒之恋》在济南历山剧院上演。接下来还将在东营、青岛陆续上演。《疏勒之恋》可以说是山东文化援疆的重要成果。
  同日,作为本次“喀什文化齐鲁行”重要活动之一,2015喀什文化齐鲁行旅游推介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产业处副处长、喀什地区旅游局副局长司琰告诉记者,鲁喀两地人民情感深厚,旅游市场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此次推介活动进一步增强两地旅游业界交流,推动客源交流。
  具体筹划组织本次“喀什文化齐鲁行”系列活动的山东援疆干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张同海介绍,山东作为中央最早确定的对口支援喀什省份开始自1997年,2014年2月26日,山东省派出第八批164名援疆干部,奔赴在喀什建设的第一线。2015年,山东将投入援疆资金109520万元,实施援疆项目120个。除了文化援疆,山东民生援疆、产业援疆、人才援疆也不断结出硕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