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粗布销往全国各地的返乡大学生刘越:
“好产品才是我的名牌”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越和他的老粗布。
     本报记者 李云云

  2013年夏天,大学毕业的刘越选择了回乡创业。两年的时间里,他有过疑惑,有过迷茫,但从未放弃。今年夏天,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刘越参加了商河县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在参加了“导师讲堂”、“东营行”、“导师分组”等一系列活动后,刘越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创业大赛让我越来越踏实”。
  提起商河县孙集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老粗布”。作为土生土长的孙集人,他将“老粗布”当成了自己的创业对象,把用老粗布制成的各式各样的床上用品销往全国各地。在老粗布制作过程中,刘越有了新的想法“要让自己的老粗布别具特色”。刘越说:“老粗布别的地方也有,我要让咱孙集的老粗布变得独一无二。” 
  刘越想到了将“杀菌”特性的物质融入老粗布。在查阅众多资料后,他发现日本正在将“壳聚糖纤维”融入毛巾等日常用品中,广泛用于出口,而在咱中国这块则是空白。刘越说:“如果想把壳聚糖物质用于产品中,还需要不断实验,研发投入资金巨大,目前有很大的资金缺口。我参加创业大赛的初衷就是希望有导师可以和我一起研究。” 
  后来,刘越认识了专做毛巾的王桂鹏,王桂鹏对于刘越的想法很感兴趣,师徒二人有放手一试的打算。刘越说:“短时间内,我的想法很难实现,还要跟着王老师慢慢来。”刘越说自己喜欢和每一位选手交流,从中得到“跨界思维”。老粗布这行做久了,思维就局限在床单被罩中了。参加大赛期间,他认识了一名做家具的选手,发现他的家具卖得很火。和这名参赛者交流多了,他开始积极尝试为老粗布找新的“出路”,将老粗布制成家具套。刘越说:“和其他参赛者交流多了,就容易碰撞出创业火花。”
  在刘越眼中,此次创业大赛收获最大的就是“要踏实做事,做好产品”。刘越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创业时充满激情,但总感觉计划落地特别难。参加第一次“导师讲堂”活动时,他就和“小玫创始人”陈衍强请教过这个问题,陈衍强告诉他“路要一步一步走”。 
  后来,他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于他问得最多的就是“你的产品怎么样”。刘越说:“无论我的产品多么新颖,如果质量不过关,一切都是空谈。新产品研发需要时日,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逐渐完善我的产品,好产品才是我的名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