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捉蝉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鹿永柱

  当高亢激越、辽远悠长的蝉鸣响彻夏天,不觉又想起了童年时光。
  庭院里,街道旁,到处都有树。肥大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那些绿仿佛能流泻似的,把村庄装扮成一幅色彩明丽的水粉画。在阳光细细碎碎铺满的枝头上,蝉藏身枝叶间,一蝉鸣,百蝉附和。蝉不知疲倦,把夏唱得火热。听着蝉鸣,我们小孩子心里痒痒,想捉一只又够不到,有时把树摇晃两下,有时把树跺一脚,蝉只好振翅高飞。我们悻悻寻找下一点乐子。 
  到了傍晚,就可大显身手了。带一个塑料袋或一个空瓶子,拿着手电筒去捉幼蝉。天还没黑就在地上找,我们连一个细细的小眼儿都不放过。有时小眼儿表皮薄如煎饼,越抠越大,细眼一看,果真是幼蝉。用手指或树枝往上一提,幼蝉就出来了。有时幼蝉距离地面较远,就用小刀把洞口挖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它找出来。 
  天黑后,幼蝉开始往树上爬。打开手电筒,瞪着眼睛,围着树一圈圈仔细搜寻。当你看到油亮的小东西在树上慢慢蠕动往上爬时,伸手一捉就能拿到,它只有束手就擒的份。有时幼蝉爬得高了,就用树枝轻轻一戳,掉到地上再捡起来。当感觉累了、倦了就回家,一晚上总能捉四五十只。到家后,母亲把幼蝉洗过,锅内倒油,油热后把幼蝉倒入,再放盐,不一会香喷喷的炸金蝉出锅了。夹一只放入口中,绵软瓷实,回味无穷。吃着炸金蝉,我度过了一个个甜蜜而喷香的夏夜。 
  有时也会把一只幼蝉放在蚊帐上,看它怎样脱去外壳。只是上眼皮下眼皮打架时,也就失去了耐心。等到第二天一早,幼蝉早换了模样。金黄娇嫩的身子,薄而透明的双翼,柔弱的细足,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蝉的身体逐渐硬朗,并变成了黑褐色。这时蝉并不好吃,我把手一扬,蝉就“嗖”一声飞走了。
  长大后没有再捉过蝉,但童年捉蝉的过往反而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命的成长,我对蝉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四年黑暗中的沉闷蛰伏,一个月阳光下的自由享乐,这就是蝉一生的写照。蝉的一生历尽艰难,但它们毫不气馁,锲而不舍,一旦振翅高飞,便把满腔热情转化为酣畅淋漓的生命之歌。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蝉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生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