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一天被汗水浸透好几遍
电力工人冒酷暑加紧推进农网升级改造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电力工人冒着酷暑工作。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邢敏 通讯员 王志龙) “大家加把劲,再完成这10基杆塔的接线工作,我们就可以提前完工了。”8月5日,国网商河县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小组17名施工队员正争分夺秒地加紧施工进度,确保老百姓尽快用上稳定可靠的“舒心电”。 
  在西董村的施工当天,气温达到了34℃,水泥杆在烈日的暴晒下达到将近50℃,记者来到白桥镇西董村的时间是下午三点钟,不一会儿,汗水就从额头冒了出来。“这样的天气我们早习惯了,如果不累、不渴的话,就在线杆上多干一会。像他们有的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从事电力工作十多年的电工李世水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告诉记者,供电公司给他们制定了“两头班”避高温的方案,施工调整至6:00—10:00和15:00—17:00两个时段。此外,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发生高温中暑,还配发了防暑降温用品和急救箱。尽管如此,早晚施工时段的气温也达到了34℃以上,施工人员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挥镐刨坑、竖杆架线、安装配变的工作,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衣服一天能湿透好几遍,有时甚至一天得换三身工作服。但今年天气特殊,供电负荷大,为了能让老百姓家里的空调转起来,我们苦点累点也没啥。”施工小组二组组长商思革道出了队员们的心声。 
  记者了解到,早期的线路是裸线,在农村常常会出现农村电网配变重过载、线路“卡脖子”和用户低电压问题。现在更换绝缘导线后,可以充分满足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农网升级改造后,供电可靠性比之前更高。农民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用担心超负荷,无缘无故地断电了。”施工队的副班长刘新辉说。
  经过前期缜密调研,国网商河县供电公司将17条10千伏线路和298个村列入今年的农网改造工程,对每一个需要改造的村庄,一步一个脚印测量数据,做好工程前期材料、资金和改造的准备工作。对各施工项目倒排工期,合理部署,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改造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力争多干几个农网百佳工程。
  截至7月中旬,国网商河县供电公司已完成164个村配变和线路的改造任务。为确保农网施工进度,同时保障施工人员在高温天气下的身心健康,国网商河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农网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广国网公司“中低压典型设计”,认真执行“三通一标”,全过程、全覆盖推广农网标准化工艺,规范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工艺质量,合理安排工期,做好高温劳动防护措施,有效解决了42200户的用电可靠性问题。该公司的施工队员们正加紧施工,力求让更多的村民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享受到更加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