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们用自信作成功基石
他们学会战胜自卑,挖掘自身潜能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教官为小营员做起步走动作示范。 记者 陈乃彰 摄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刘洁) 自信是一切成功基石,是人生存发展的原始动力。12日,第四期生命管理智慧夏令营的营员们开始了自信力的训练,学习拨开自卑乌云,让自己像太阳一样散发出耀眼光辉。
  “我们的潜能本身就存在,只是因为不自信而未能让潜能产生力量,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无论有没有乌云,太阳总是在哪儿。”导师吕峰和营员们分享了自己参加歌唱比赛获奖的经历。他说,那场比赛中有很多专业的歌手,但自己凭着自信,不断给自己打气,站在台上也不怯场,最终赢得了评委的青睐。“用自信武装自己,能迅速的激发潜能,你远比自己想象的优秀。”
  自信心缺乏很常见,有调显示,班主任常见问题排行榜中,缺乏自信心占了62.86%高居榜首。自信与自卑很容易从细节处体现出来,坐前排还是后排,走路昂首还是低头,说话响亮还是微弱,是接纳瑕疵还是完美敏感。自信的人敢于坦然展示自己,自卑的人总是将自己无限缩小,羞于示人,但一个人并不是一出生就自卑。吕峰和营员们一起分析自卑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如果每天接触到的是不公正打击批评教育,就会变得多疑、消沉,从而自我设限,告诉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发展到最后就成了自卑,遇事找理由拖延,拒绝行动,结果只能导致失败。 
  “愿意到台上和大家分享的举手?”导师吕峰问道,营员们没有一个人举手。吕峰说,有学者分别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里做过一项举手实验,当实验者向孩子提问愿意到讲台上分享的请举手,幼儿园的孩子是主动向前冲,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举手的情况则越来越不乐观。一个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表现好,就想我本该这么优秀,还可以更好;表现不好,应该告诉自己没关系,可以找到方法,加强训练,就会变好。为了让营员们体验自信的力量,导师吕峰让营员围坐成圈,依次赞美同一位营员,称为优点集中轰炸环节。营员们从外在美:牙齿白、额头光洁、高大帅气到内在美:有责任心、勇于尝试、勤奋好学、不怕失败……营员们将伙伴从里到外赞美了一遍,而受到赞美的营员则是大方地回应。“我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能这么厉害。”营员王子涵说,听到伙伴们的夸奖,自己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力量,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经过一番体验,原本不愿举手到台上分享的营员们都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喊出:“我能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