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于集镇牟庄村民王玉强向记者展示民政部门颁发给爷爷王洙元革命烈士证明书。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实习生 李凤锐 李青青
“父亲找了大半辈子,临终也没能完成找到爷爷埋葬地点的愿望,甚至连爷爷的生平都找不到太多信息。这是我们一家几代人的遗憾。”近日,聊城市于集镇牟庄村民王玉强表示,他的爷爷王洙元,自1947年当兵,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至今了无音讯。父亲寻找了一辈子无果,已在两年前去世,他希望通过本报替父完成生前心愿。
一份证明:爷爷曾任连长 抗美援朝牺牲
王玉强拿出父亲曾寻找到的关于爷爷王洙元的部分信息,这是一个孙子对爷爷所有能了解到的信息,单薄的纸张背后,有多少未曾了解的故事,王玉强迫切地希望知道。
王玉强了解的王洙元,生于1923年,1947年征兵入伍。没当兵前,在今聊城市高新区许营镇民王屯教书,学生也曾写过文章纪念他。王玉强说,爷爷当兵走时,家中只有父亲和大爷两个儿子,当时大爷4岁,父亲只有一岁多。爷爷走后几十年,是奶奶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自从爷爷当兵走后一直未和家里取得联系,唯一一份证明就是1983年8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证明王洙元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四十七师一三九团一连连长。
通过整理父亲生前寻找到的资料,王玉强得知,1947年6月爷爷跟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战役后,在河南省潢川县第三区工作任工作组组长,1951年正月二十日赴朝鲜,3月牺牲于朝鲜,就地埋葬。
1951年后,相关部门进行过战争中牺牲人员统计,爷爷王洙元的名字就在英名录中,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寻找爷爷的道路。现在在纪念馆中仍然可以看到王洙元的名字,但他是如何牺牲,生前有什么样的事迹,骨灰在哪里,是否可以找回,甚至是否可能现在还健在,这些问题都时刻困扰着王玉强一家人。
一生寻找:各地写信咨询 父亲抱憾而终
“在我们家最希望找到爷爷讯息的,就是我的父亲。从我记事起,父亲一直都在寻找爷爷,我知道的一些关于爷爷的故事,也都是他讲给我的。”王玉强说。父亲王之焕也是一名老师,算是家中颇有文化的人,信息来源相对较广,生前每天都会关注一些报纸。王之焕曾向爷爷有可能去过的国内部分军区写过信,得到的回复大都是,没有过此人记录,或记录寥寥几个字。
父亲王之焕在寻找过程中,并没有放弃过,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王洙元一位长春战友。兴奋的王之焕随即来到长春,可老战友却告诉他,让他们不要再找了,估计找也找不到了,那么长时间过去了,对于当时的情况老战友也记不清了,只知道是有这么个人。怀着激动地心情去,抱着遗憾的情绪归,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戏剧化。
王玉强说,在父亲身上戏剧化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一个。有人告诉父亲,在济南火车站见过爷爷,说是让带个话,不回家了;有人告诉父亲,在四川见过爷爷,还活着。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而父亲只要是听说一点信息,骑着自行车,无论多远,都会刨根问底去问人家。父亲也说过,退休后将会全职寻找爷爷。
不幸的是,王之涣56岁时,患上了脑溢血,一躺就是13年,这13年期间,王玉强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也分不出更多的心神来继续寻找爷爷。躺在床上的王之焕虽然说话不清晰,但当孩子们聊起爷爷王洙元,甚至是一提起爷爷,他就会流泪。就这样在临终前也没有得到自己父亲王洙元的讯息,王之焕带着遗憾离开了世间。
一个心愿:会继续寻找 接爷爷“回家”
“父亲已经离开两年了,我自己现在也有这个能力了,无论是找到什么,骨灰也好,活人也好,我们都是高兴的,也算是了却了父亲的大半辈子的心愿。”王玉强也了解到,当时跟爷爷一批从聊城这一带征兵走的有十几万,就是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回来的,或者是认识爷爷王洙元的。“如果有还活着的,听说过我爷爷或者知道我爷爷的老兵,我希望他们能跟我联系,我想知道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事、牺牲在什么地方……我更希望能接爷爷回家,了却父亲大半辈子的心愿。”
现在家族墓地依旧为爷爷留了位置,直到找到他,为他立块碑,也算是尽了孝道。又或者真的是找到了骨灰,在朝鲜,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接爷爷回家的。
今年已经40岁的王玉强说,恐怕只有在我这一辈找到的机率还大些,如果再往后拖的话,时间更长了,说找到就真的不大可能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亲情,最难以割舍也是亲情,即使不知对方在哪里,冥冥之中似乎还会存在些力量牵动着彼此。或许一个小小的信息都会变成那股力量中的一员,促使他们早日“团聚”。希望有相关信息的读者,能及时与报社或王玉强联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