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可存水,旱季可浇花
二环南高架220个水箱“喝”雨水
2015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二环南路高架桥下,设了200多个水箱。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本报8月17日讯(记者 蒋龙龙) 17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获悉,在大明湖-兴隆试点区内,共有7条道路将进行“海绵”改造,目前已开工3条,还有2条正在前期筹备中。在二环南路为了将更多的雨水留下,相关部门首设220个收水箱,将“喝掉”高架雨水,汛期可以存水,旱期可用于浇花。
  根据施工计划,二环南路建设工程将于2014年底完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展开,作为大明湖-兴隆试点区的重要在建道路,二环南路项目部采取多种措施将二环南路变成一条“海绵”工程样板路。
  据二环南路项目部负责人介绍,二环南路集合了10种不同形式的“海绵宝宝”,想尽一切办法留住落在这一区域的雨水,渗、蓄水能力可达近万吨。
  17日上午,记者来到二环南路山东大学兴隆校区附近,看到这里的高架已经贯通,地面道路虽然还没完工,但车辆已经可以通行。高架桥下面的绿化带也开始种植。而在这部分绿化带上,每个桥墩处都会有两个蓝色的大箱子,这就是首次采用的收水箱。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桥面上的雨水经过高架雨水管道首先排入到收水箱。”当收水箱的水收满时,“通过收水桶上方的溢流口便可以直接流到中央绿化带上。”如果中央绿化带的水再溢流,便会流到市政排水系统。
  “每个收水箱可以储存5方水,一般来说不会盛满。”二环南路项目部负责人介绍,整个二环南路高架范围共要设置约220个收水箱,由于二环南路地势较高,一般不会出现一次性蓄满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高架排水需求。当水箱在汛期接收了不少存水后,而在需要浇灌绿化带时,便可以直接打开水箱一侧的放水口,用雨水浇灌绿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