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海”疑云
2015年08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只用了10天时间,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已经闻名全国。正是12日凌晨,这间公司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化工危险品仓库中的轰然巨响,带走了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但作为灾难祸源,瑞海国际的真面目始终笼罩在浓密的云雾之中。穿透惊天爆炸的烟云,本周的舆论场把视线牢牢锁定在“瑞海国际”的疑云之上。
□崔滨
在爆炸发生后不到24小时之内,《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就将视线聚焦在爆炸的原点瑞海国际之上,在这篇广为转载的《天津爆炸的涉事企业,到底什么来头?》中,作者独孤九段最早发问:“为什么哪个渠道都无法获知现场危化品的数量和种类?”“为什么这个危险品堆场周围有这么多的居民楼?”“瑞海国际又是如何跳出安监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的监管,进入违规经营的无人之境?”
来自权威央媒《人民日报》的喊话无人应答,另一家权威央媒新华社的实际调查也令人疑窦丛生,在《瑞海公司资质三问》中,新华社记者发现了瑞海国际“曾经8个多月无照经营危化品”、“其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存放的安全评价报告无从查询”以及“公司设立的环评审查中的周边民意调查涉嫌作伪”等诸多疑点。
但这一切,多达8场的爆炸事件处理新闻发布会,竟然没有透露任何实质性信息。凤凰网在其社评《天津爆炸“血的教训”是什么》中愤怒地表示:“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就爆炸事故再作指示,‘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对破坏力惊人的危化品,监管疏漏至此,恐怕才是最大的‘血的教训’。”
最先被舆论关注的监管疏漏,是来自安监部门的安全评价。《中国青年报》集中火力用两篇评论予以强调,其评论作者余明辉质疑:“惨烈事故的发生,足以说明,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严管之责,折射的是他们在安全监管,至少在瑞海公司的安全运行上的监管之虚。”
评论员冯海宁则接棒发力:“如果因为此次事故,安评制度从部门规章‘升级’为国家法律,如果公开重大项目安评报告纳入强制性要求,相信安全生产事故会大大减少,类似于天津特别重大爆炸这样的事故或可避免。此外,有必要对国内安评行业进行大检查、大整顿,一方面应重新审视重大项目尤其是危险品项目的安评报告,看看是否依法操作;另一方面,要对几千家安评机构进行整顿和规范,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让安评机构与官方背景脱钩。”
一边是管理层面的制度与执行如“牛栏关猫”,让舆论哗然;另一边瑞海幕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让各家媒体抖擞精神,誓将疑云拨开。
18日,天津警方宣布已将瑞海国际的10名负责人控制的消息,让《新民晚报》按捺不住,在《尽快查明瑞海国际真实面目》中大声质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瑞海国际何以能在短短数年间构建起货运物流、危化品仓储、货运代理、国际贸易、海关报关等庞大的业务链条?同类央企中化集团尚且租用了瑞海国际的仓库,这似乎足以证明瑞海国际的实力,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竟然逾越了国家法律与制度的底线。谜一样的瑞海国际,到底有一个怎样神通广大的‘带头大哥’,又对应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
并没有等待太久,新华社在8月19日的《“失控”的炸药包——瑞海公司调查》中起底瑞海国际的两大股东,二股东董社轩的父亲,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董培军;而“带头大哥”于学伟,则是前中化集团天津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两人一在公安、消防领域有巨大能量,一在危化品贸易行业浸淫多年,“强强联手”让瑞海国际在短短几年间层层通关,迅速壮大。
如此背景让《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易艳刚不由感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监管制度,问题是有些‘有背景’的人总能绕过监管;要想亡羊补牢,或许也不必再立新规,监管者对所有人、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严格照章办事就已经足够。”
就像易艳刚担忧的,“如今在一些领域、一些行业,规则若有似无,于是乱象丛生。为了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中生存下来,普通人想方设法结交所谓的‘人脉’,力图让自己也有‘背景’,有点资源的人则努力寻求更大的‘靠山’,最终导致了更严重的社会混乱。”
而这种“更严重的社会混乱”,则让《新京报》心怀警惕,其在社论《正视爆炸带来的安全感危机》中提醒我们,“短短四个多月,加上这次的天津塘沽爆炸,已经有了至少5次化工厂爆炸事件。危化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叠加效应,加剧着公众对城市安全的焦虑。而安全感的修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抚慰,更是一种制度呵护。”
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杨栋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将这场因瑞海国际引发的全民危机,进一步引向反腐与依法治国,而这或许正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无论权大权小,都必须被束缚在制度的笼子当中。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权力成为破坏社会规则的“背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