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和助手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本报通讯员 杜秀香 摄
刘波
本报通讯员 杜秀香 本报记者 杨擎
刘波,济阳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骨一科主任,1991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来,他站在无影灯下,如同最忠诚的卫士,不仅用双手重塑病人生命的支撑,也用救死扶伤的信念支撑起自己的梦想。
开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新时代
2002年,刘波前往山大齐鲁医院进修骨外科专业。2003年,他进修归来,与李秀春一起成功开展了医院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从此开启了医院骨外科人工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新时代。
据了解,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骨关节疾病、无菌股骨头坏死及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有效手术治疗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500余例人工髋关节置换、50余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其中有很多是年逾八旬的老人。
天天奔波在病房、手术室的刘波已记不清有多少病人从他的双手下重新站立起来。新市乡83岁的陈女士不慎摔伤导致股骨颈骨折,家人带她到诊所,乡医说她年纪这样大不可能再站起来行走,就是去医院,医生也不会为其冒险手术。
不甘心老人就这样躺在床上不能行动,家人又带着老人来到县医院,到骨一科住院治疗。刘波接诊了老人,检查发现老人血小板的数量只有30万,且不久前患过脑梗塞。手术,要冒很大风险;不手术,老人渴望的目光又让他不忍老人余生就这样在床上度过。
刘波带领科室人员讨论手术方案,决定为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人被推进手术室,他虽心有忐忑却依然果断上了手术台。无影灯下,几个小时的聚精会神,老人被安全顺利地推出手术室。术后8天,当老人拄着拐杖在病房走廊独自行走时,笑得像个孩子。
全膝关节置换术让患者犹如新生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比全髋关节置换操作技术难度更大的手术,要求手术的医生不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胆大心细。困难,从来不是刘波前进的阻碍。光是今年,刘波便成功完成5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均愈后良好。
店子乡60岁的刘先生,因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疼痛,几乎不能走路,生活亦不能自理。身体、精神双重的痛苦令他对生活几乎心灰意冷,家人带他来到县医院就诊,寻求一丝治愈的希望。
刘波为病人做了详尽的检查后决定为其实施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每一个手术,都如同雕琢一件艺术品,而手拿手术刀的他们是最美的艺术家。经过几个小时漫长的雕琢,手术成功了。又经过9天的休息及术后康复训练,病人下床独立行走时感觉犹如新生。
据悉,骨外科一直是县医院的重点学科。2013年底,县医院内科楼顺利搬迁,专业细化,骨外科分成骨外一科、骨外二科,刘波肩负重任,调任骨外一科主任。前方的路荆棘满布,但县医院骨外科在刘波的带领下披荆斩棘,走向坦途。
开展多项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2009年,县医院骨外科在全县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据悉,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只有1厘米,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且术后疼痛立即缓解。避免了老人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和不便。
城区80岁的王女士因腰痛辗转求医多年不得其解,慕名来到县医院就诊,刘波检查后确诊病人为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并为其实施了经皮椎体成形的微创手术,几个小时的手术如同一阵风吹散了困扰病人几年的痛苦。
82岁的肖女士不慎股骨转子骨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县医院骨外科就诊,刘波检查中发现心电图提示病人心肌缺血严重,不能立即进行手术。他请心内科医生会诊治疗的同时为病人做骨牵引治疗,几天后,复查心电图提示病人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
随即,刘波成功为其实施PFAN内固定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8天后已能下床行走,两周后康复出院。出院之际,看着病人独自走出病房,刘波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所有的努力和汗水在这一刻都格外甜蜜,所有的信念和坚持在这一刻也格外真实。
二十余年来,刘波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两项获济阳县科技进步奖;2005年,他获得济南市病案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他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活动,被广泛报道;2014年,他身为副主编参与编著了《临床骨科诊疗学》一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