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
2015年08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学生劳动意识缺乏、轻视劳动、不会劳动及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希望通过开设课程及校内、校外劳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1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小学生在家中做家务相对较少,缺少劳动兴趣和家长过度溺爱或成为学生不愿劳动的重要原因。(《齐鲁晚报》8月11日报道)
劳动教育需要
刚性制度跟进
◇火言
事实上,即使国家不规定设立劳动课,绝大多数家长、教育者也都明白,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重大。但是,一提到劳动教育,首先是学校叫苦,师资不够、场地缺乏、资金不济、腾不出时间;再就是家长反对,怕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伤,导致了劳动教育的落实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很可能重走“阳光体育”的老路,有名无实。即使也像体育那样成了高考必考科目,劳动极有可能成为应试劳动,这与劳动教育之初衷大相径庭。
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评价机制,应把劳动教育也纳入考核范畴,从认识上消除学校的功利思想,再就是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就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安排及学生参加的情况、意外伤害的保障等都要进行规范,打消家长的担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和严格的考核加完善的保障,才能使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阳光起来,劳动教育就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纠正轻视劳动
教育观念要转变
◇冯勇
我国中国小学生轻视“劳动”的现象由来已久,学校教育对孩子们“劳动素养”的培育早已经跑偏;再加上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无异于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劳动教育”早成了教育部门纸面上的文件精神和学校课程表上的“魔幻”数字了。
既然目前我们已经意识到偏颇之处,那么如何“纠偏”就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实,从“道”与“术”的方面来衡量,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从来就不缺乏对学生实施有效“劳动教育”的步骤与措施,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不进行“顶层设计”,学校执行不力,家长依然盲目地溺爱孩子,认识不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孩子们轻视“劳动”,甚至好逸恶劳的思想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
当下,亟需改变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引导,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家长施以积极影响。只有大家都身体力行,孩子们喜欢上“劳动”,爱上“劳动”,还是什么难事儿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