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汽配厂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近四成的消费者曾遭遇过隐形消费或强制消费
2015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16日举行的2015中国正品汽配质量万里行活动出征仪式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指出,目前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然而专项调查发现,近半数厂家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近四成的消费者曾遭遇过隐形或强制消费,汽配市场质量亟待提高,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实现推广正品汽配的总体目标。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壮大,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成为拉动汽车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吴清海介绍。同时,市场对汽配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人民大众还是生产企业,都期待汽车售后市场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能有一套更高、更严格也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标准。
  然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2个省区市部分企业的汽车售后服务专项调查发现,近半数厂家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近四成的消费者曾遭遇过隐形消费或强制消费,汽配市场呼唤正品。
  “所谓‘正品’,就是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并能提供质量保障的产品,与其相对应是‘次品’‘假货’。可以说,我国的质量体系健全之路正是伴随着各行业‘正品化’的进程而日臻完善的。‘正品’本就是在其他成熟行业司空见惯的,但在汽车配件及服务行业,‘正品化’却姗姗来迟。”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高伯海补充道。
  为此,质检总局2014年开展了“贯彻落实汽车三包规定 提升汽车售后服务质量”专项活动,联合包括交通部在内的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汽配、汽修行业升级的急切需求。
  据悉,目前全国有116家汽车生产者备案公开了三包信息,其中备案公开车型信息5735个,销售网点信息37010个。质检总局今年年初对这些备案信息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对发现的13类违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提高了备案公开三包信息的有效性。
  据介绍,本次中国正品汽配质量万里行活动将走遍全国八大汽配生产基地,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以期整肃汽配行业,规范汽车配件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秩序,提高汽车配件质量和维修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生产正品配件、经营正品配件、选用正品产品。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李心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