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夫妇办书院,免费教孩子
腾出自家房当教室,暑假每天都有40多孩子来学习
2015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济远纠正孩子们打太极拳的姿势。
  李济远、单美华夫妇在宝德书院的图书室里,已有500个孩子在此办了借书证。
     “让农村的孩子有好书读,在假期里有个好去处。”怀着这样的朴素想法,高密乡村教师李济远、单美华夫妇将自家的房屋腾出来,购置书籍办书院,常年免费向孩子们开放。
  两年不知不觉间过去。李济远夫妇的宝德书院,已由最初单纯的图书借阅室,发展为教授国学、书法、音乐、绘画、体育的课堂,不变的是,所有这一切依旧是免费的。

  文/本报记者 李涛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学生溺亡深深刺激了他
  “下面有请国学小状元获得者刘玉泉、李姝纬……”21日下午,在高密市经济开发区冯家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国学小状元、丹青小国手、小小硬笔书法家、体能小冠军、五子棋小棋王、九连环巧手、小小音乐家……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相应的殊荣。
  颁奖者正是李济远、单美华夫妇,颁奖地点就在他们创办的宝德书院。暑假要结束了,李济远夫妇用这场颁奖典礼,给在书院学习了一个暑假的孩子做个“成果展”。
  39岁的李济远在高密市张鲁小学教五年级语文,单美华则在冯家庄小学教语文,夫妻二人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参与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长期生活在农村,李济远夫妇发现,周边村庄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生活单调枯燥。而且,冯家庄村西是胶河,村东是潍胶路,安全悲剧时有发生。
  2013年五一期间,在李济远任教的张鲁小学,一名二年级学生溺水,抢救52天后不幸去世,这深深触动了李济远的神经。
  “再不行动,更待何时?”回家后,李济远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单美华,两人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二人腾出结婚以来一直居住的南屋,自费购置电脑、空调、课桌、图书等。当年7月8日,宝德书院正式开张,供周边村庄的孩子免费读书、自习。
  “很多人以为时间长了肯定要收费”
  “一开始来读书的孩子不到五个人。”回想起书院创办之初,李济远略带尴尬地笑了起来,“很多人以为一开始不收费,时间长了肯定要收费,就不敢来了。”
  为了践行自己的承诺,李济远到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自己担任法人代表。与此同时,他还对书院进行档案式管理,将书院发展中的大小事情以图片形式存档。“之所以建立图片档案,就是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更好地将这件事做下去。”
  如今,李济远家的南屋,俨然是一个图书室的模样。一排书架占据了很大空间,文学、社科、漫画等各类图书整齐摆放。李济远夫妇还制作了读书卡,上面除了借书人的姓名、借阅时间等基本信息外,还记录着图书摘要、认识了哪些生僻字和词语、精彩段落摘抄、读书感想、家长评语等。
  此外,李济远夫妇还将西厢房、阳台和大门过道都腾出来,摆上课桌,改造成教室的模样。
  今年暑假,每天前来上课的孩子超过40人,最多时达到50人。图书室的藏书则达到了6000余册,前来办理借书证的孩子超过500人。
  为了教孩子学吉他,自己练了一手泡
  “读师范的时候学过吉他、口琴和竖笛,这些多年没碰,如今又拾起来了。”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日生活,李济远自费购买了竖笛、口琴和吉他,免费教给学生。
  记者看到,李济远的左手指尖磨破了皮。“十来年没弹吉他了,自己熟悉了才能教学生。”李济远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指上的泡。
  单美华也不甘落后,教《论语》之余自学画画,然后再教给学生。
  这个暑假,宝德书院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上午第一节打太极、跳舞,第二节国学,第三节绘画,第四节阅读;下午第一节书法,第二节《论语》,第三节艺术;周六上午太极拳。
  “我们不以文化课为主,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绘画、书法等活动上,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李济远说,非假期时,孩子们每天下午放学后来书院看书、写作业。周六则安排社会实践,带领孩子们到敬老院服务,到胶河畔植树,或是到莫言文学馆当志愿者,周日则是学习国学知识。
  为了教授国学,李济远编写了《宝德童蒙录》,录入国学常识和高密当地人文知识。单美华说,那段时间,李济远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一个暑假瘦下来十多斤。
  “像这样义务教课的,不大好找了”
  冯家庄村村民单既海的小外甥在高密城区读小学,暑假也来到宝德书院学习。
  “像这样义务教课的,不大好找了。”单既海说,书院成立后,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乱跑乱窜,在书院里热不着渴不着,还能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乐器、武术,对孩子的将来肯定有好处。
  匡家庄村的单联梅有个八岁的孩子,以前放学后光在家玩。如今,孩子到书院,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家长总算放心了。
  今年10岁的杨浩然是比较早到宝德书院学习的孩子,已经来了近两年了。他说,以前放暑假,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现在在书院不仅学会了吹口琴和竖笛,还学会了打太极拳、武术操,非常开心。
  “大学生志愿者走的那天,小孩们都哭了,抱着老师的腿不让走,那是真舍不得啊!”单既海说,如果书院办得不好,老师教得不好,孩子们怎么会跟老师结下这么深厚的感情呢?
  儿子上午到城区学书法,下午回家教课
  除了李济远夫妇,他们一家子都是宝德书院的志愿者。
  儿子李德正上初中,上午去高密城区老师家学硬笔书法,下午就回家教给书院的小孩;李济远的母亲和继父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帮着照看孩子;大伯是村里的五老志愿者,经常到书院给孩子们讲村史;二叔见李济远家大部分房间都供孩子学习,就把自己的房屋腾出一部分,让李济远夫妇居住;三叔是特教学校的教师,闲时会来教课;小叔爱好传统文化,曾协助李济远编写《宝德童蒙录》;舅舅则腾出房屋让远道而来的志愿者居住。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也加入其中。
  高密市太极拳协会的志愿者每周六都来教孩子们打太极拳,李济远的同事毕立刚闲时来书院教篮球课。青岛农业大学的志愿者每年都会来支教,教孩子们绘画、手语、魔方、九连环、象棋、武术、舞蹈和手工制作……
  “一些孩子晚上待到八九点,放学了还要再学会儿吉他。”李济远说,很多家长放学后不是到学校接孩子,而是到书院来。
  讲到这些,李济远夫妇总是开心地笑着。两年来的艰辛、众人的不解,似乎从未存在。“妻子见我累得头晕,只是说别把课程排得太满,我们两个谁也没想过放弃。”李济远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