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稠油热采“常见病”鲁胜公司有办法
该公司系列举措提升增效能力,预计年节省600万元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时维涛陈军光
2015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以来,面对油价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鲁胜公司在积极发动全员开展内部挖潜增效的同时,成立稠油提质提效专题组统筹安排热采转周工作,加强技术和成本优化,并且通过强化措施运行等举措,确保稠油热采工作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可节省措施费用600余万元。
方案设计从“快”上做文章 有效缩短注汽周期
  “把有效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是效益,因此公司决定提质增效首先要从‘快’字上做文章。”据了解,注气作业的第一步是方案设计,鲁胜公司为提高工作时效,专门制定了方案设计流转时效管理办法,让方案设计全面提速。
  规定方案措施讨论后,地质设计2个工作日内完成提交公司方案设计流转系统,工艺设计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流程审批。专题组人员加班加点优化方案做设计,在两周的时间内分两批共40口井按时完成了转周方案设计,为公司总体上产运行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另外,根据井位实际需要该公司还科学安排多台锅炉同时注气,有效缩短了注汽周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创新”上下功夫也成为鲁胜公司增强稠油开发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鲁胜鲁丰采油管理区林7-平17井曾与林7-平5井发生汽窜,造成这两口井“一冷一热”,转周效果均较差。为解决上述两口井在注汽过程中的汽窜问题,技术人员采用联动注汽的办法提高注汽质量。目前,两口井的见油排水量分别下降了44.6%和46.3%,大大减少了无功采液量,从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油井近井带堵塞问题是稠油热采的“常见病”,对此技术人员大胆利用二氧化碳增能助排功能,把大剂量的二氧化碳高速挤入地层,解除近井带堵塞,试验井滨509-斜40井二氧化碳已经挤注完毕,注汽压力比上周起下降1MPa。
  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低密度氮气泡沫的超强携带能力,采用高速度大排量的低密度氮气泡沫流体把近井带堵塞物挤入地层,以此来解决近井带污染堵塞问题。目前,正在开展的滨546-X23井低密度氮气泡沫流体解堵现场试验,该工艺技术试验初步成功。
  为解决转周机采末期、油稠原油进入泵筒难度增大、单井产能逐渐降低的矛盾,技术人员运用了套管滴加降粘剂工艺技术,其中滨509-P1井,加降粘剂后,日油产6.7吨,相比使用降粘剂前的日产量2.1吨,日增油4.6吨,取得较明显效果。

集中攻关化解技术难题 多次试验均取得较好成果
  鲁胜公司专家王建认为,稠油热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问题多的超乎想象,但是为了让公司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发展,他们还是敢于碰硬。
  据了解,今年以来,鲁胜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针对开发难题进行集中攻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在对林东馆三油藏边水不强的现状进行技术分析过程中,他们在开展一线井提液、二线井降含水的开采试验中,让已经实施的两口井均实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林7-平13井提液后,周边4口油井的含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日增油8.3吨,含水下降4.4%。在对林7-104井进行提液,日增油0.5吨,效果均很明显。
  在向“优化”寻找突破点过程中,鲁胜稠油专题组依据热采单元油层热场波及范围,参照单井液量、井口温度、动液面、功图等参数确定转周时机。同时,该专题组根据采油工程处提出的“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型,在细分公司稠油单井费用的基础上,紧扣“运行成本、操作成本、完全成本”三条主线,将林东馆三、滨509区块两个热采单元的140口油井,按照50美元、60美元进行排序,在无效益区、增量投入无效益区、边际效益区、利润区进行分类,制定鲁胜公司“三线四区”模板,以此合理指导下一步的措施运行,实现效益最大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