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起义打响山东抗日第一枪
四禅寺等革命遗址仍保存完好,述说峥嵘岁月
2015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38年爆发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打响了山东抗日第一枪,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一次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揭开了山东中共党组织独立领导抗战的序幕。时至今日,徂徕山附近还有不少纪念碑和革命遗址,默默诉说着峥嵘岁月。
  徂徕山“地利人和”
抗日武装在此集结

  “七月的太阳似火烧,猛然炸坏卢沟桥,打我国,灭我族,还要残杀我同胞……”张纯岭老人吟唱的,是70多年前曾在徂徕山区广为传唱的抗战歌谣。
  张纯岭今年64岁,出于对抗战英雄的崇拜,出生在革命抗日根据地的张纯岭几十年来走遍革命遗址,整理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泰安市党史办工作人员介绍,泰安沦陷后,徂徕山成为全省抗日武装的集结点,因为在这里开展抗日斗争占据“地利人和”。据《八路军山东纵队史》记载,“徂徕山处于(山东)全省腹地。它北依泰山,南靠蒙山,东临莲花山,西近津浦铁路;内有群山可屏,攻守兼宜;附近一带各县共产党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好,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当时的山东省委决定以徂徕山为集结点,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县城沦陷之时,
即为起义之日”

  20日,在徂徕山四禅寺门口,一块1987年制作的纪念碑标明这里是“徂徕山革命遗址”。
  “关于徂徕山起义的时间点,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分析认为,发动起义的时机,应选择在国民党、韩复榘部队开始撤退或已溃散,而日本侵略军未到或已到达但立足未稳之际。过早,则可能遭到韩复榘军队或地方保安队的镇压;过迟,则可能丧失时机,被蜂起的地方反动势力或土匪势力挤掉。”市党史办工作人员介绍。
  1937年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当天下午,省委在篦子店召开紧急行动会议,黎玉、洪涛、林浩、程照轩、孙陶林、武中奇等10人参加会议,确定起义时间为“县城沦陷之时,即为起义之日”。
八路军游击队设伏
打响山东抗日第一枪

  1938年1月1日,黎玉等人带领40余名抗日群众在良庄会合。随后,队伍来到大寺会师。至此,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成立,几天内队伍扩大到300多人。
  在短期训练后,队伍投入战斗。1938年1月,四支队得到消息称,有一股日军将于26日从大汶口去新泰,途中要经过寺岭村。司令部决定组成突击队打伏击战,这也是四支队打响的抗日第一枪。在做了具体的部署后,1月26日清晨,队伍便埋伏在了寺岭村日军的必经之路上。“直到下午3点,大家冻得快撑不住了,日军的队伍才来了。”张纯岭说,打头的是日军的装备车,等到车辆一过去,我方就鸣响第一枪,同日军打了起来。
  张纯岭介绍说,不久后,保安村的村民向四支队报信说,国民党新泰县长朱奎生带着几个士兵来村里喝酒。得到这个消息后,程照轩和赵杰带着几个人来到保安村。在确定了朱奎生本人后,赵杰踢开门用枪指着朱奎生并控制了其他几名士兵。在朱奎生身上搜到日军委任状,随即将朱奎生押回东良庄。在几天后的杨桂芳追悼会上,汉奸朱奎生被处决。
 相关链接 
“四支队”逐渐壮大 参与多地武装起义
  四支队成立后,在战火的洗礼中,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山东根据地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抗战中后期,四支队先后改建或扩建为山东纵队第一旅、山东纵队第四旅、山东军区第三师、山东军区第四师、山东军区警三旅、东北野战军三纵、华东野战军八纵等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事行动中,这支部队南征北战,几经分合,以此为基础,如今演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里若干个集团军的种子部队。
  “先后举行的徂徕山、黑铁山、天福山、牛头镇、十字路、泰西、湖西、鲁西北、苏鲁边等地武装起义,为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罗荣桓在《谈山东抗日战争》一文中写到。
  泰安市党史办工作人员介绍,1938年1月1日爆发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一次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点燃了山东人民武装抗日的烽火,揭开了山东中共党组织独立领导抗战的序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