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的大都是老渔民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的油价虽然降了,但经不起人工成本上涨。”赵经民告诉记者,如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伙计,三个月的工资需要3.6万—3.7万元,新伙计也要3.2万—3.3万元,雇一个伙计要比去年增加一两千元。而大马力渔船出海时间长,很遭罪,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大部分伙计都是外地人。
  近些年,出海打鱼成本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成本在人工上。小船可以凑合着自己干或者合伙,但马力大的渔船人少很难作业,一对200多马力的渔船要雇十多个伙计帮忙。而出海捕鱼作业辛苦、环境恶劣,年轻人不愿遭罪,船老大面临着招工难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大部分船老大都是五六十岁的老渔民,而三十岁左右的二代渔民很多已经不再从事打鱼行业。“像我们村,也就我旁边的这条船还是儿子跟着老子一起干,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上班了,我儿子这不也找了个工作,我也不愿意让他干这个。”芝罘区西口村船长老夏说。 
  人工太贵,又不让孩子干,主要还是打鱼不赚钱。采访中,渔民告诉记者,近些年出海打鱼赚的钱基本能维持一年的生活开销,“根本攒不下钱。”老夏说,很多人像他一样,干了一辈子的渔民,如今岁数大了,别的也不会干,因此只能继续打鱼。
    本报记者 李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