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货叫板“中国制造”
商业大亨开商场,仅限越南商家出售本国商品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阮友堂走在自己创办的V+商场内。
     越南一名企业家在首都河内开办一家只对本国商家开放、只售本国产品的大型商场,期望帮助越南市场减轻对进口自中国等国商品的依赖。不论是在越南官方还是民间,“越南人用越南货”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进口商品在越南市场仍然占据相当份额。有专家指出,推广“越南制造”的关键在于切实提高越南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都是“越南制造”
  这家名为“V+”的商场坐落在河内二征夫人郡,总面积2.5万平方米,由越南酿造和建筑业大亨阮友堂投资建造,今年2月开张。商场内出售的商品从手提包、鞋子到坚果、饰品,种类繁多。特别之处在于,V+商场所有铺位招商只对出售本国产品的本国商家开放,谢绝外国商家或出售进口商品的本国商家进驻。
  开张半年多来,这家商场颇受欢迎。商场共有5层营业面积,其中两层已经开满商铺,另外三层正在招商,准备开业。
  阮友堂表示,之所以投资2700万美元开办“国货”商场,是为了鼓励越南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
  阮友堂的这一举措可以说是越南民间响应“越南人用越南货”倡议的行动之一,这一口号在官方层面已经发起多年,相关活动近期也在各省举行。
免租50年促降价
  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制造”在越南颇有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优势。那么,V+商场如何使“越南制造”在价格方面具备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呢?
  越南《青年报》报道,V+商场为符合入驻条件的商家提供免50年租金的优惠条件,只收取利润的1%,用于水电和保洁费用,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按照阮友堂的说法,V+商场的商品售价比其他商店低30%至50%,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商品价格)最便宜的地方之一”。  
  不过,亚洲发展银行经济学家多米尼克·梅勒认为,要推广“越南制造”,政府需要转变思路和自身角色。与其向商家提供“覆盖式”的补贴,不如有针对性地支持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商家参与国际竞争。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