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处抗战遗址带你重  温70年前历史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蔡公时殉难地
  蔡公时殉难地位于经四路370号,该建筑建于1920年左右,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战地委员会派驻济南公署及蔡公时公馆使用。2011年进行了维修,维修后的建筑一、二层分别作为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和蔡公时纪念馆,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地。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三亭
  五三亭现位于趵突泉公园内,1932年由济南市民自发捐助建造。该亭最初位于经四小纬六附近某学校内,亭内刻有纪念蔡公时及惨案的挽联。济南沦陷之前,为使亭不被日军破坏,市民将其就地掩埋,其址后为中山公园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山公园扩建时挖出亭柱后,1998年在济南护城河西岸重建五三亭,次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将其圈入。
  五三纪念碑
  五三纪念碑,四棱锥体形,上刻“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九字,系仿照当年(1929年5月)山东省政府建于泰安岱庙的纪念碑原样制作。为纪念五三惨案,济南市民于1929年5月在西门外泺源桥南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并将顺城街改名为五三街,不忘民族之恨。1978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五三街被拆除,1985年环城公园修建时,五三街遗址又成为环城公园的一部分。
  日本济南驻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二路162号。在日军侵占济南时被作为日本济南驻军司令部,是日军在山东的最高统治机构,其参谋部是司令部核心,统管辖区内日伪军政机关和特务组织。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日本特务机关驻地
  位于市中区经一路2号,最初为津浦铁道公司。日军侵占济南,该建筑成为日本特务机关驻地,主要任务是建立、控制伪政权,并进行幕后决策指导,其特务机关长是中野陆军少将。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桂山故居
  朱桂山(1880—1946),名五丹,字桂山,单县人,同盟会员,伪济南市长。朱桂山故居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108号。济南沦陷后,在日本侵略军扶植下,于1938年1月出任伪济南治安维持会副会长。同年3月至1942年12月任伪济南市市长,沦为汉奸。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公馆
  “凤凰公馆”,原位于济南市市中区普利门街区西凤凰街40号。系隶属于济南宪兵分队特高班。该组织专司情报收集和对抗日组织、人士的侦探、捕杀。
  泺源公馆
  原位于泉城路西端路南的齐鲁金店,它实际是日军华北特别警备队驻山东甲第1415部队武山队的代号,属宪兵队系统。该组织装备精良,更具危险性,常采用打进去、拉出来的手段,侦捕、杀戮中共抗日人员,并向根据地派遣特务搜集情报或进行策反。
  梨花公馆
  位于市中区斜马路2、4、6、8、10号,直属第十二军参谋部。其头目为速水信一,因其妻名梨花,故称“梨花公馆”,专在宗教团体中开展特务活动,掌握教会事务,拉拢、训练亲日教徒。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一路日本宪兵队旧址
  位于天桥区经一路87号,原是德国山东铁道公司的办公用房,1915年3月以后为日本侵略者的宪兵司令部。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纬九路日本宪兵队旧址
  位于济南市槐荫区126、134号,由南北两组建筑群组成。北部126号为核心建筑办公室和其他附属建筑组成,南部134号为四座别墅。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在济南的细菌部队为罪恶昭著的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的孪生兄弟,番号为“1875部队”,又称“济南防疫给水部”。1943年8月在山东鲁西地区的卫河流域临清、馆陶一带撒放了大量的霍乱病菌,制造了日寇侵华史上规模最大、致使中国人民死亡人数最多的“十八秋鲁西作战”,死亡人数高达20多万人。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华院旧址
  位于济南市堤口路91号济南第六职业中专校内,“新华院”是日本陆军总部参谋部直接管辖的残害、关押所谓的中国战俘的集中营。院内是中国战俘和无辜百姓的人间地狱,日军用尽极其残酷的法西斯手段残害战俘,三年内有35000余人被关押在此,其中15000余人丧生。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琵琶山万人坑遗址
  现位于济南试金集团院内,日本侵华日军所辖第十二军和第四十三军,在济南市郊区十里河庄南琵琶山下,修筑了一死刑场,面积约五亩地左右,周围有两层高墙,里面有两丈多深的四条大沟,专门用来屠杀我抗日军民,当地老百姓把这个杀人刑场称之为“万人坑”。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影山万人坑遗址
  位于无影山路与胜利庄东路交界处。此处不远就是新华院的旧址,此处为当时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一处“万人坑”。此“万人坑”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历城田庄惨案遗址
  1938年4月5日凌晨3点,历城郭店、龙山据点的2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田庄村。日军在山上向村里放炮,遭到炮击的村民纷纷外逃,而日军则把村民赶到大街上,或用枪打死,或用刺刀刺死。在这次惨案中,村民被杀害74人,烧毁房屋1800余间,烧死大牲畜46头,剩下一片废墟,两个月后,才重见人烟。
   济阳惨案遗址
  1937年10月31日正逢济阳城大集。9时左右两架日军飞机投下8枚炸弹,当场炸死11人。接着日军在11月13日攻克济阳,便开始屠城,从日军攻城到屠城,共计2400余同胞遇难。
   鹊山惨案遗址
  1937年11月15日下午,日寇开始向鹊山发动进攻,6点左右占领鹊山,随即开始由村北向南沿三八集进行屠杀。到16日,仅一夜之间,鹊山人民被日寇屠杀和被逼跳湾而死的就有49人,外地群众多人(因不知姓名、无处查寻),共死伤群众达八九十人。
   长清大彦惨案遗址
  1938年2月13日上午,当地爱国组织红枪会首领邢世明被日军抓走,押运途中邢世明逃脱。逃脱途中,当地红枪会与村民用简陋武装还击日军,打死3个日本兵。恼羞成怒的日军集结所有兵力,大肆残杀当地村民。在两天时间里,日军先后4次进犯大彦村。100多户村民家中遭到烧抢,108名村民被日军残忍杀害,还造成19人伤残。惨案发生后许久,外出逃命的村民仍然不敢回家,大彦村成了“无人区”。
   无影山东路侵华日军碉堡
  该碉堡位于天桥区无影山东路2号济南汇才学校院内,为侵华日军在济南建设的军事碉堡。该碉堡最初为侵华日军建造的军事碉堡,后有枪炮机械修理厂、汽车厂等单位使用。
   原高岛屋济南出张店
  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276号,经二纬五路东南角,主要经营各种日用百货,设有家具装饰部,还设有对外餐厅和茶室,是当时济南著名的由日本人经营的商行。201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济南神社”遗址
  位于济南战役纪念馆台阶下南侧小广场的草地上,为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侵华日军从1939年开始建造“济南神社”,时建时停,到1944年才初具规模投入使用,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也未完工。
   省立医院日军侵华证物
  为一个供日军参拜,刻有“奉纳”的石构件。据考证,日本侵占山东时期,为“纪念”济南惨案时丧命的157名侵华军人,日本人曾在医院南边的槐荫广场建造了“忠魂碑”。一到重大节日,日本侨民、军人便到这碑前肃立参拜。抗战胜利后,济南民众将其毁废,建成了“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大峰山革命遗址
  大峰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境内,长清、平阴、肥城三区县交界处,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所以被称为“长清的延安”。1979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石峪寺
  石峪寺位于普集镇三山峪村北的荒坡上,1938年2月16日,万山村的小学教师李曼村、祖营坞村的宋乐生在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司令员廖荣标、马耀南、姚仲明帮助下,联络爱国志士60余人,在石峪寺宣布起义,正式成立章丘第一支抗日队伍“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2000年被公布为章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三清观
  三清观位于章丘市埠村街道办事处埠东村,抗战时期,三清观一带成了抗日救亡的圣地,许多爱国志士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2003年被公布为章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鞠思敏故居
  鞠思敏(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山东荣成人,著名教育家。鞠思敏故居位于县东巷105号,当年是由鞠思敏的朋友和学生一同捐资建成的。1937年底济南沦陷,日伪当局因知其声望,多次派人登门请其出任教育厅长,均被拒绝。2015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1895—1972) 原名路鸿藻,曾用名路爱范,字笠生,号大荒。故居位于曲水亭街8号院。1937年底淄川县城被日军侵占后,他随县政府逃亡于山区。敌伪邀他出山,遭回绝,遂遭通缉。1938年春潜往济南,为避敌伪,寄居表弟家(曲水亭街8号院),继续蒲松龄著作的收集与研究,他生活十分拮据,但坚决不任敌伪职。
   辛铸九故居
  辛铸九(1880—1965),名辛葆鼎,字铸九,以字行。章丘市辛寨乡辛寨村人。辛铸九故居原坐落在曲水亭街与大明湖路路口,该建筑曾为大明湖饭店使用,2008年被拆除。1938年初,日军准备成立“维持会”维持秩序。辛铸九拒绝出任维持会会长,遭到日军严刑拷打。在任省图书馆馆长和红卍字会统长、赈济会长期间,利用职务做掩护,他多次秘密转移来自根据地的中共人员。此外,他儿子也投身革命,孙女在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
  为避免“海源阁”藏书落入日本之手,他联络社会名流苗兰亭、张蔚斋募集三百万巨款,把藏书买下。藏书运回济南后珍藏于麟祥街的道德总社,这批藏书共计32000余册,其中善本590种,9802册。抗战胜利后,全部捐给省图书馆。
   奎虚书藏
  位于大明湖公园南隅的瑕园内,是原山东省立图书馆的藏书楼。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12月27日,济南、青岛、德州三地区的日军受降典礼在“奎虚书藏”楼举行。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 于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