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代胜华,田间地头做“和事佬”16年
用一头乌发 换一方安宁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周千清

  他是一个老母亲在北京住院,却无法守其身边照顾的儿子;他是一个无暇过问家务事,不能陪妻子一天的丈夫;他是一个不知道儿子在哪个班级、从没参加过家长会的父亲。同时,他还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省人民调解能手”、“全省司法行政系统2014年度人物”、“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全市十佳干警”、荣记一等功的人。他,就是是成武县经济开发区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代胜华。
有困难,
就找“光头老代”

  “代所长,听说你出差了,什么时候有空,俺家这宅基地帮忙处理一下。”“我们的工资,等你回来得帮我们要啊。”“我家拆迁补偿款,你回来帮我们协调一下吧。”8月中旬,作为全省唯一司法行政系统代表在济南参加全省政法干警先进事迹报告会,成武县经济开发区司法所长代胜华的手机却响个不停。
  “能得到村民如此信任,是他点滴积累,长时间积淀而出的信任。”成武县党工委书记车宪法如是说。也正如他所言,代胜华从1999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这些年,他调解矛盾纠纷30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代胜华自嘲自己从事司法工作这些年,把自己从满头乌发的风华小伙,变成了群众口中的“光头老代”。但是村民没有记住老代形象的变化,只知道他帮无数家庭挽回了巨大损失、解决了村民最大的心病,甚至拉回了走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2012年腊八,包工头老刘因工程款问题,要跳楼自杀。”当时代胜华正因急性胃炎在医院打吊瓶,得知情况他拔掉针头赶到现场,用亲情感化老刘,看到老刘稍有动摇,他冲上去要抓老刘的胳膊,却被老刘一挣,自己的上半身被闪出楼板,幸亏现场的救援人员将其拽住。
  老刘被成功救下,代胜华疲惫地回到家,远远就看到老母亲坐在院门口,看到孩子平安归来,80岁的老人只是不停地摸着儿子的头,然后默默地转身回屋。望着母亲的背影,老代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
看到百姓露出笑容,
一切都值了

  老代的眼泪是愧疚的泪水。在老代忙于为村民调解纠纷的时候,他的母亲被诊断出有脑肿瘤,需要到北京进行治疗,代胜华的爱人和姐姐等一家人都赶去照顾,代胜华却留了下来,帮助村民解决困难。
  除了母亲,代胜华也从来没有陪过爱人,也从不知道,如今已经要上高一的儿子,以前都在几年级几班,什么时候开家长会。“孩子说看到同学的爸爸去开家长去,自己很羡慕,提出很多次想让我去。”老代知道自己陪家人的时间短,但是他更放心不下的是向自己寻求帮助的人。“看到他们,这些群众真的太难了。”说到这里,老代眼中闪出泪光,一度哽咽。他至今还记得,几年前,车书记和他帮助八百余民工协商讨要工程款的事情,最终千万余元工程款讨回。这其中,家在安徽的刘老汉一家,也拿到了7万元左右的工资,老人要拿钱表示感谢,被婉拒后,老人带着儿孙“噗通”跪在地上,让老代至今感触很深。
  用自己的乌发换回他们的安宁,这句在全省政法干警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老代自嘲式的介绍引得与会领导笑了起来,但是老代的身体,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了解,“发生了什么纠纷,他晚上就睡不着,一定要想出解决的办法,现在他经常头疼,我随身都帮他带着镇痛药。”代胜华的同事程新说。
  老代告诉记者,正如报告会上所说,有人说他是雷锋,有人笑他是傻子,这些他都不在意,只要看到曾因纠纷痛苦的百姓露出幸福的笑,他觉得就值了。

  ▲到村里进行调解工作,村民迎上来。
 
  ◥部分被老代帮助过的人送来的锦旗、他获得的证书摆满桌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