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人入伍只回来一个
2015年09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玉和
  1930年生,现居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1943年入伍,先做勤务兵,后做警卫员。

  本报记者 孙越
通讯员 陈艳秋 刘勇         

  在枣庄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85岁的郑玉和老人和老伴任泽兰住在一座简单的村居里。老人身板硬朗,讲起70多年前参加抗战、打击日寇的经历,仍思维清晰。
  “俺大哥郑玉海参军比俺早,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提起抗战,郑玉和首先想到了大哥,顿时流下泪来。老伴任泽兰忙插话安慰,“他大哥当时是营长,后来牺牲了。”
  郑玉和说,他是1943年入的伍,参加了鲁南军区特务团,那年才13岁。由于年龄小,郑玉和从勤务兵做起,负责传递信件,后来又在司令部做警卫员,负责保卫首长。据介绍,他跟随部队,先后转战枣庄、滕县、兖州地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游击战。
  讲起自己参加抗战的初衷,郑玉和依然激愤。原来,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在鲁南地区疯狂报复,大搞“三光”政策,不仅烧过他家的房子,还把他的母亲打得死去活来。
  “那时候,咱们鲁南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好,日伪就想着法子欺骗根据地百姓,经常半夜冒充咱游击队员敲门,只要是开门的,就被认定为‘私通八路’。”郑玉和回忆,被认定为“私通八路”的群众大都被迫害、杀死了。
  为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打击日伪顽气势,在反“扫荡”中,郑玉和所在的一一五师和地方武装共对敌作战30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保卫了以抱犊崮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师政委罗荣桓一面指挥部队利用地形与敌人周旋,一面指令在日占区的铁道游击队破坏铁路,牵制敌人,配合反“扫荡”。
  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他的大哥郑玉海、叔兄弟郑玉华不幸牺牲。
  郑玉和1954年退伍,经组织安排,在峄县公安局工作。因母亲身体不好,郑玉和毅然回家务农,陪护在母亲身边。如今,郑玉和是孟庄镇优抚对象,每季度享受老复员军人补贴2335元,优待金200元/年。
  郑玉和老人对眼下的生活非常知足,他说:“今天咱老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