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复建卫仓、清军厅、炮台
重现“北方军事重镇”旧貌
2015年09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城东大街上复建的卫仓已经开门迎客。
     文/片 本报记者 杨淑君 
  地方志书及相关资料显示,聊城在明清时期曾有部队“平山卫”、“东昌卫”、“东昌营”,仓储设施“卫仓”、操练场所“演武堂”、官府机构“清军厅”。9月1日,记者邀请古城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顾问刘洪山、高文广,前往古城区寻踪军事遗址。从他们的介绍中,一座曾经的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旧貌得以复现。
  平山卫:
平时三戍七耕
战时听从调遣

  刘洪山说,在古城楼东大街百余米路北、今复建卫仓以西,是原平山卫指挥使司故址。这里曾微有土阜,人称“平山”,军卫设置此地,便以平山命名。
  军卫制是明朝开始实行的军事建制。平山卫始建于洪武四年,指挥使司内设军政指挥使、掌印指挥使、指挥同知与指挥佥事及数名指挥将军,管辖临清、濮州等五处千户所。
  “卫”和“所”的军官实行世袭制,国家遇有战事,卫兵随时听从调遣。卫所初期“三戍七耕”,布防同时,屯田耕种以养兵。史书记载,永乐十三年,增加调卫所官兵轮换赴京、赴边关听命的任务。为解决运粮缓慢问题,改民运为官运,又给卫所增加漕运和仓储的任务。
  清兵入关时,“卫”、“所”官兵已无战斗力,蜕化成经济实体,作战功能由募兵、营兵代替。清承明制,于康熙二十七年撤平山卫,并入东昌卫。
  聊城名门望族中,任义世家、刘通世家、顾铭世家都是数代世袭平山卫指挥同知或指挥佥事等军职。其中,入籍平山卫的镇国将军刘通家族,子孙八代世袭平山卫指挥同知,钦封卫指挥3人,怀远将军4人,守备4人。在职12年的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在洪武五年主持改造聊城土城为砖城,洪武七年建“余木楼”即光岳楼。
  复建的卫仓为平山卫的仓库,分为粮仓和兵器库两部分。后期的平山卫,军事功能减弱,逐渐变成运输、农耕等类似企业性质的组织。卫仓的布展就表现了历史上军卫的战斗、仓储、运输、农耕等功能。
东昌卫:
明代可征可耕
清代转运粮储

  “这里是明代东昌卫指挥使司旧址。”在南城门西北角,刘洪山说,据《明史》记述,东昌卫是宣德五年由武昌左护卫改置。当时,是因北方军事紧急,清初,指挥使司又移至北门里路西。”
  “东昌卫在明代尚有军事防御功能,到了清代,就逐渐转向以屯田和‘转运粮储’为主了。”高文广说。
  据记载,进入清朝,卫所逐步“民化”。雍正二年,“除边卫无州县可归,与漕运之卫所,军民各有徭役,仍旧分隶外,其余内地所有卫所悉令归并州县”。平山卫就是这种政策变革而撤销的,而且时间还较早。
  东昌卫之所以没有撤销,属于“漕运之卫所”,在明令保留之列。刘洪山介绍,聊城五大望族中的邓氏就是东昌卫军籍出身。邓浒于明成化六年,任职东昌卫掌印指挥使,后人世代相袭。
  邓之荣,崇祯二年袭指挥佥事。曾学戚继光兵法,得《兵诀秘书》与《虎铃经》要领。大饥之年,有人蜂起闹事,邓之荣率健卒三百人疾驰前往,平息了事变。甲申年,李自成破京师,东昌兵临城下之时,两卫世职多数投降,邓之荣奔走东阿,得乡兵五百余人,“遇贼数千,拒敌于白塔山”,邓之荣设伏,将之击溃。随后,千余人从南、东两面攻山,乡兵惧而散逃。邓之荣率二十余骑迎击,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英勇战死。
东昌营:
参将辖领绿营
马兵步兵兼备

  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建立总镇衙署。东昌分置参将,统领东昌营。嘉庆《东昌府志》“府城图”标示“东昌营”在北门里路东。宣统二年《聊城县志》记载,东昌营在原任克溥故居处,即今红星街路北复建的任克溥绮园一带。
  《聊城市志》记载,东昌营设守备一员,下设千总、把总。实有600人左右,分防各县。宣统《山东通志》记载,东昌营初设于顺治三年属登州镇,雍正元年改属兖州镇,嘉庆二十二年来属本镇。光绪十三年,存参将以下官15名,马兵72名,步兵272名。光绪二十八年,东昌营及参将衙门撤销。
  东昌营是绿营部队。高文广解释,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绿营兵或绿旗兵。有马兵(亦称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马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于册,由兵部管理。
  光绪年间的东昌营参将岳金堂,光绪十六年和十七年聊城连续发大水,他昼夜立于风雨中,率领兵丁和百姓一起堵筑、防守护城堤。
  两位文史专家登上东南角楼(古名魁星楼)处的城墙时,城外东昌湖中的一片地方是清代的“演武厅”、“演武场”,俗称“大教场”。大教场也就是清军的练武场。民国年间成为无地贫民的墓地,即所谓的“乱葬岗子”。也被用作刑场。
清军厅:
明代设清代袭
同知署称二府

  高文广说,清军厅是明朝就有的府级所属的一个办事机构。“厅”是清朝地方行政单位之一,府下设厅,与州、县同为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清军厅又名清军同知署,负责定期清理驻军的军籍户口,检查落实跟补、勾补事项。
  “清军”不是指清朝军队,而是清理、管理卫所军伍。明代的清军,亦称清戎,是统治者为巩固封建统治基础,维护建立在世袭军籍上的卫所兵制,防范、解决军伍空虚和军籍管理淆乱,对军伍实行清理、勾补。
  明初军士缺乏,之后出现了冗兵。军士逃亡的问题一直贯穿于整个明代,为了制止逃军,明朝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清军制度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 
军事重镇:
北进灭元指挥所
北方练兵中心

  原清军厅已原址复建。坐北面南,采取北方传统合院形式建成,共分为“前院”、“后院”、“西院”三个自然院落。清军厅所在的二府街因明清时期东昌府同知衙门设于此街东首而得名。“同知”作为知府佐官,分掌督粮、缉捕、水利等,别称“二府”;因同知还称“司马”,故此街又称“司马街”。清军厅就是“同知署”,极有可能街名由其而得
  明代东昌古城设有两卫,一城设二卫,足见当时东昌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刘洪山说,当时,东昌府是“北进灭元的指挥所”,同时也是“汇聚重兵的集结地”和“北方练兵的中心”。
  《明史》记载,洪武元年二月,明军攻克东昌。七天后,“大将军徐达檄济宁运粮一万石、徐州二万石俱赴东昌”。七月,朱元璋复敕大将军徐达:“宜调益都、徐州、济宁诸将,各将精锐悉会东昌,以俟征进”。闰七月,“大将军徐达等师次临清,遣人诣东昌趣都督同知张兴祖等以师会”;“副将军常遇春进兵德州,克之”;“平章韩政、都督副使孙兴祖俱会师临清,于是大将军徐达率马步舟师北上。命韩政守东昌,并镇抚临清”。八月,“大将军徐达遣人诣东昌,令平章韩政分兵守广平”……从史料可见,因北征及平定北方的需要,东昌成了北进灭元的“前敌指挥所”。
  洪武四年,置平山卫,下辖临清、濮州等。永乐十三年,增加“京边两班操军”。宣德六年,增“运粮旗军”。后将楚王的武昌左护卫调来更名东昌卫。正统十四年,又迁济宁左卫到临清,更名为临清卫。
  万历年间,平、东、临三卫和濮州千户所,京边两班操军、运粮旗军、守城操军,多达11313名。东昌成了集结重兵的军事重地。
  为了时时防备北逃的前元势力反攻,朝廷还选定东昌当做北方练兵中心。当时实行“班军制”,受到严格训练的驻东昌三卫大批官兵赴京、赴边参战,一批批将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卫所军士全都另立户籍,一经签派为兵,不能随意脱籍。东昌浓郁的“军味”,延续至明末。在清初,还“因明之旧卫”。此后,北方军事重镇的地位逐渐减弱。
  古城东大街东首的春熙门遗址。
  古城东大街东首的炮台及官兵雕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