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8万亩
行政村种植千亩以上牡丹奖励3万元
2015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近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了解到,2014年,菏泽新增牡丹种植面积11万亩,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48万亩。而今年的《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有所改变,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不符合贷款条件或不需要贷款的牡丹种植主体,每亩补贴较去年有所减少,在验收标准方面,比去年更为严格。同时,凡行政村牡丹种植面积成方连片达到1000亩以上的,由市财政对行政村村委会一次性奖励3万元。
全市牡丹种植面积
已发展到48万亩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菏泽牡丹基地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2014年,新增牡丹种植面积11万亩,其中,新增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22个,创建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专业村”24个,万亩以上“牡丹种植专业镇”1个,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48万亩。目前,各牡丹种植基地保存率100%,种苗成活率95%以上,接近最高技术要求,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牡丹种植由三年“脖子长”问题缩至二年,提前一年实现收益。
  据菏泽市政府副秘书长、牡丹产业办主任朱瑞军介绍,菏泽龙头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并坚持建设一个种植基地成为一个龙头企业的发展理念,对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基地实施重点培育。新增久大农业、阳光花卉、圣达公司市级牡丹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全市牡丹加工企业达到120家。
  同时,牡丹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中美牡丹生物科技研究院”,“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尧舜牡丹院士工作站”,确定近20项科研课题和项目,牡丹科研机构达到19家。与台湾约克贝尔公司、美国DPI公司、德国德之馨公司、日本三井物产等近10家国际知名品牌、行业领军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实现战略合作,在化妆品、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加强科研开发。全市拥有牡丹专利30余件,国际领先科研成果10余项,由尧舜公司主持制定的《〈牡丹籽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成功发布。相继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牡丹酒、牡丹微囊粉等系列产品100多个,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乡镇牡丹种植面积
万亩以上奖励10万元

  据朱瑞军介绍,为推动菏泽牡丹产业加快发展,去年制定了《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主要明确了扶持对象是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牡丹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市场开发等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扶持范围为牡丹种植基地建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科技研发等建设项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实施项目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今年《菏泽市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有所修改,分别在扶持资金和验收标准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不符合贷款条件或不需要贷款的牡丹种植主体,每亩补贴由去年的800元减少到700元。在验收标准方面,要求观赏类牡丹栽植密度不少于1000株/亩,油用牡丹栽植密度不少于2500株/亩,牡丹栽植株距和行距均匀、规律,符合要求,达不到标准的不予补贴或贴息。“减少补贴不是不重视牡丹种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鼓励先行发展牡丹种植户,激励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及早进入牡丹产业领域,推进牡丹成方连片、规范化种植,早发展早收益。”朱瑞军说。
  同时,还对牡丹种植的乡镇和村进行奖励,凡行政村牡丹种植面积成方连片达到1000亩以上的,由市财政对行政村村委会一次性奖励3万元,并命名为“菏泽市牡丹种植专业村”。乡镇牡丹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的,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并命名为“菏泽市牡丹种植专业乡镇”。
  在牡丹种植基地扶持方面,对新发展10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基地,经申报核准列为市牡丹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银行贷款三年全额贴息。牡丹深加工方面,对牡丹深加工龙头企业,用于牡丹深加工项目建设和牡丹籽、花瓣等原材料购进的银行贷款,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贷款全额贴息,单个项目贴息金额不高于100万元。牡丹出口方面,对牡丹出口企业,按出口货值的百分之五给予奖励。科研方面,设立了牡丹科研基金,主要用于牡丹育苗科研实验,开展牡丹生长规律研究,以及牡丹产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技术培训方面,设立了牡丹技术专业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牡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