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聊城9月6日讯(记者 焦守广) 近日,阳谷县安乐镇东刘村村民来电反映,他们村里的30余亩玉米苗因为一场大风发生倒伏,而不知为何,当初所交的保险如今却不起作用。当地镇政府表示,损失已经统计并上报。
记者采访了解到,受损的阳谷县安乐镇东刘村玉米地一共30余亩,起因是今年7月底的一场大风。“那天风很大,刮完了风我到村北地头一看全傻了眼,家里种的8亩玉米苗倒了大半。”村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如今遭遇这样的事,对他们打击很大。
刘先生说,除了他家,其他很多人种的玉米苗也都不同程度遭受损失,一共达30余亩。随后他们想起在6月份已交了2015年玉米保险,便找到承保的保险公司理赔,然而对方却不予赔偿。“他们说我们种的是春玉米,我觉得不合理,应该理赔才对。”
村民们心里纳闷,农业种植遭受自然灾害,作为保险机构,理应依照农业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而承办农业保险的机构为什么不愿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及时理赔呢?
“当时生效的是我们与村民朋友所签的小麦保险合同,而不是玉米保险。”记者电话联系了为东刘村村民承保的保险公司,该公司理赔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拒赔”,是因为还没进入村民们当时购买的玉米保险保期,一般本地的玉米保期都是在小麦大批收割以后开始的,而在东刘村村民种植的玉米苗受损时,还在小麦保期之内,所以无法同时对村民的损失进行理赔。
阳谷县安乐镇政府则表示,东刘村玉米苗倒伏情况已经统计并上报,目前正在等待上级核实。
新闻延伸
严重倒伏玉米需及时扶正
玉米倒伏是造成玉米减产、农民减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倒伏发生的程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聊城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那些稍微有点倾斜的玉米不需要人为地扶正,因为等田间积水干了之后,它自己就能直起来。对于一些倒伏比较严重的玉米,则需要人工扶正,而且要趁着土壤还松软的时候抓紧给它扶起来,等长出新根再扶的话,会对玉米造成二次伤害。
特别是如果玉米进入灌浆期以后,倒伏后扶正易造成二次伤害,可喷施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并喷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
防治玉米倒伏,应依据地力和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可减少因根系少而浅及节间过长引起的倒伏。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并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时期和施肥量,可有效防止倒伏。对水肥较高田,拔节前采用控水肥蹲苗方法,促根下扎和茎秆健壮防倒。选用矮秆抗倒品种。移栽玉米由于有缓苗期,茎秆墩实粗壮,抗倒能力强。一般在玉米7-11片叶时,喷洒稀施保亩用药液25ml,也可起到防倒作用。
本报记者 焦守广
玉米保险金提至每亩350元
据了解,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山东省2015年开始,对小麦、玉米和棉花保险费率进行调整,小麦保费由每亩10元提高到15元,保险金额由每亩320元提高到375元;玉米保费由每亩10元提高到15元,保险金额由每亩300元提高到350元;棉花保费由每亩18元提高到30元,保险金额由每亩450元提高到500元。为规范作物签约期,避免承保公司补贴资金跨年度挂账问题,小麦签约期调整为每年的1月20日前,玉米为7月15日前,棉花为5月31日前。
据聊城保险行业工作人员介绍,保险损失事故发生后,一般被保险人需要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并保留损失现场,由于客观原因(比如抢险、止损,具体到东刘村的问题,则可以假设玉米倒了后,如不马上收割或怎样怎样,倒下的玉米将分文不值等等)导致不能保留的,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取得损失第一现场的证据。 本报记者 焦守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