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鱼水情深,双拥共建亮品牌
2015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战士在荣成伟德将军碑廊为学生讲述革命故事。
     近年来,威海双拥工作立足新常态,探索走出了一条“理念共融、产业共促、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具有威海地域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先后6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本报记者 许君丽 通讯员 林涛 林伟强 丛建日
特色双拥品牌 军民心连心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里面有威海元素增彩,战士们的鞋子有金猴生产的。
  和金猴一样,威海还有很多拥军品牌。在威海,战士乘出租有免费卡,自2001年成立的汇通拥军车队,为官兵和军属免费服务20多万人次;1981年文登宋家庄在全国率先发起军民共建活动,被誉为“全国军民共建第一村”;1960年荣成院夼村挑选最好渔船命名“拥军船”,义务接送苏山岛官兵和家属9万多人次,55年航行超过9万海里;文登第二实验小学与71192部队共建“红色少年军校”,深入开展“大手牵小手”国防教育周,成为全国百所红军小学之一。
  威海社会拥军蓬勃发展,全市建立双拥工作站点200多个。
产业共促,军地协调发展
  威海初步形成军民融合、军地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涌现出医疗器械、碳纤维材料、空港地面装备等产品。
  按照中央“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后勤科研生产体系”要求,威海把握蓝色经济区建设契机,引导威高、金猴、北洋电子、广泰空港等企业介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市场,深度参与国防科技医疗和装备后勤科研的市场竞争,促进军民科技产品互动发展。2013年5月,威高集团作为军民融合发展典型代表在全省发言,对威海市军民融合式发展起到了很好引领作用。
  威海还注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人才集中优势,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业设计机构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威海驻军也充分挖掘资源,积极为地方培养输送通信、机械、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形成军地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军地人才双向提高。
国防教育 强化双拥自觉
  威海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
  近年来,威海建立宣传、文化、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军分区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双拥国防教育体系,开展国防教育,先后对5000多名干部进行培训,为群众上国防教育课200多场次,部队4000多名官兵受教育。
  威海重设施建设营造氛围,投资1.2亿元,改建新建环翠楼、刘公岛博览园、北洋水师定远舰等寓历史、教育于一体的旅游景观;投资8200万元,修整充实了文登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荣成将军碑廊、乳山“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等30多处教育基地;投资5300万元,修建改造了环翠区等5处烈士陵园,其中,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列为“全国十大优秀社会教育基地”,荣成韦德将军碑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纪念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乳山马石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军地合作在猎潜艇某大队营区内省级文物—泰茂洋行,建成全国首个海权文化展馆,打造融历史警示、海洋权益、使命责任于一体的国防教育基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