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大篷车进社区”主讲科学降血压知识
降压药随便停易突发脑溢血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市民正在自测血压。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摄
     本报记者 刘晓

  我省是高血压发病“重灾区”,粗略估计发病人数可达2000万人,并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而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没有不适的感觉可以不用治疗,甚至将降压药的长期服用当作洪水猛兽,认为吃药对身体有伤害,能不吃就不吃。

没有感觉的 血压高不用治?
  家住张店华光路一小区的张女士前来咨询,由于自己年事已高,免不了有这病那病。但是每次测血压都显示血压高,却没有感觉,因此也没太当回事,这次听工作人员一说,张女士准备好好调养调养。“我已经68岁了,一般的血压在100/160左右,但是没有明显的感觉。所以,也没当回事,这次寻思来测一下,顺便问问医生咋弄。”张女士说。
  漱玉平民大药房工作人员介绍,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尤其年轻一点的人居多。“单凭感觉是不能判断血压高低的,要养成定期检测血压的好习惯,每周至少测一次血压。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如果压力过高,就会使血管内膜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破裂,造成意外,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工作人员说。
  而我国现行的血压合适的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6kpa)之间。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有的人觉得,每天吃降压药,对身体的副作用太大,于是血压高了吃,低了就不吃,今天吃明天不吃。
  工作人员说。这是最糟糕的状态,血压大幅上下波动,更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甚至脑溢血等急性事件,“降血压是硬道理,这一点对任何人都通用,不过降压目标未必就是140,有的病人已经适应了150、160的水平,比如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经医生评估风险较小,也是可以的。”
  许多患者因为降压药副作用较大而抛弃降压药物,其实是不科学的。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治疗,通过调肝、补肾,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在降压上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二级以上的高血压,必须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
  “药物都有副作用,关键看使用后是否利大于弊,如果不服降压药,血压升高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将更严重。”工作人员说好比饭吃多了也伤胃,但也不能不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