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唯有“全民消防”
对话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少将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先宏(中)在石油化工企业检查。 (资料片)
     时有发生的重大消防安全事故,让消防形势越发引人关注。自2014年初以来,我省曾连续四次集中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有效消除了一些消防死角。当前,山东消防总体形势怎样,消防安全存有哪些隐患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马先宏少将。

  本报记者 尉伟     
 
 夏季消防检查
 取得初步成效

  齐鲁晚报:从去年至今,省政府先后四次对全省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集中曝光,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马先宏:省委省政府对安全工作尤其是消防安全高度重视。每逢安全或消防安全会议,都会要求相关单位的一把手亲自到场,而且,领导重视还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当中,就像这次借助媒体力量集中曝光重大火灾隐患,是我省对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改变了诸多问题,得到了省、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齐鲁晚报:今年夏季我省针对夏季火灾特点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马先宏:为加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全省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今年5月份以来,我们在全省集中开展了以夏季火灾隐患整治、监督执法、执勤训练、公共消防设施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技术服务、消防安全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夏季消防检查。
  我们将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企业、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古建筑、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等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联合安监、文化、教育、住建、民政、卫计委等相关行业部门,全面组织开展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督促社会单位实行标准化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除火灾隐患。
  截至8月底,全省共排查人员密集场所5万余家,排查文物、古建筑1096家,排查易燃易爆生产、储存企业5794家,发现隐患7.3万余处,整改隐患6.5万余处。
 做好石化灭火救援
 专业队伍建设

  齐鲁晚报:近来,国内石油化工事故频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马先宏:除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外,石油化工产业随着发展、时间推移,到了事故多发季。不少石化企业建厂比较早,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备,而早期缺少规划,如今设备老化,工艺流程老化。再者,石油化工企业发生问题一般都在两个节点,一个是试运行,最危险。因为不管设备多么精良、管线安装多么好,试运行中有磨合过程。这就跟新车生产前,要经过N次试验、测试才能投产的道理一样,磨合过程中总是会发生反应。第二个节点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很长时间了,面临工艺更新、设备维修改造问题,再生产过程容易出现大事。
  齐鲁晚报:石油化工火灾有哪些特点,扑救难在哪里?
  马先宏:石油化工火灾事故,一般是易燃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大量流失和迅速扩散,因此存在火场爆炸危险性大、易形成立体火灾、浓烟高温毒性强等特点,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之前,我就曾经历过一次液化气存储罐的爆炸。在爆炸前,现场火势猛烈,远超罐体高度,已难以控制。再就是一般火灾都是红光、蓝光,而现场却出现白光。我随即下达了撤退命令,前方指挥员让大家把前面消防车的水带卸下,把车开出去。我就说,赶紧撤,车不要了,前面的撤到楼后去,有冲击波来了可以挡一下。后来果然发生了爆炸,里面的消防车都炸毁了。很万幸,没有人员伤亡,犹豫一下就可能出大事。遇到这种情况,消防员不害怕是不可能的,胆子是吓大的,经历过一些事故,就有了处置经验。
  齐鲁晚报:山东作为石化大省,石化企业密集,危险品仓库众多。在相关部门配合下,我省消防部门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有何难点,下一步如何处置?
  马先宏:我到山东工作后,对石油化工消防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我们提请省政府于2013年颁布实施了《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一定规模以上的石化企业等易燃易爆场所列为火灾高危单位;同时发动各级部门排查石化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比如,夏季消防检查开展以来,就排查了石化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8210家次,整改隐患7582处。另外我们还在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日照建立了5个石油化工灭火药剂储备库,储备各类泡沫液3300吨。要求各消防支队至少组建1支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凡辖区有石油化工重点企业的执勤中队至少建有1个灭火和1个化学救援攻坚组;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部组建了专家应急救援队伍。
 缩小城乡差距
 力争“一镇一队一车”

  齐鲁晚报:目前,我省正大力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对于政府专职消防员,如何留住他们并确保战斗力?
  马先宏:目前,我省政府专职消防员队伍日益壮大,已经成为我们灭火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增强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我们全面落实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由各支队统一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同时,为了提高政府专职消防员的战斗力,针对以往政府专职消防员招收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我们通过规范招收程序、吸收优秀人才、保留部队骨干等举措,从源头上严把政府专职消防员准入门槛,确保人员质量。
  齐鲁晚报:我们看到,与城市相比,许多乡镇无论消防设施的建设还是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都有不小的差距,但火灾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相应增大,各类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呈常态化趋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马先宏: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消防队距离下面的乡镇、村庄太远,一旦遇到火情,很难及时赶过去。曾有一次,下面的村镇发生火灾,等消防队赶到现场时,火灾已经无法控制。所以,省里根据客观发展需要提出了一个“一镇一队一车”,就是每个中心镇要有一个乡镇专职消防队,一辆消防车。乡镇专职消防队的作用就是第一时间出警,处置初起火灾。全省刚在济宁召开了现场会,要求今年年底,全省中心镇百分之百达到要求,普通镇80%。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几个镇一起出资,在范围中心建消防队。
 提升消防安全
 期待“全民消防”

  齐鲁晚报:在您看来,当前消防安全按形势有哪些新的变化和特点,针对这些新形势和新常态,消防工作理念需要有哪些转变和提升?请您结合您的工作经历谈一谈。
  马先宏:近年来,我省火灾形势总体持续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火灾的致灾因素呈上升趋势。而且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人员伤亡。
  要改变这一局面,我认为需要“全民消防”。目前消防监督警力与被监管单位数量相比严重失衡。以山东省为例,全省实有消防监督员1028人,但仅各类法人单位就有45万余家,人均负责监管单位438家,消防监督的警力严重不足。像一个县,下面有二三十个乡镇,而一个县只有一个消防大队,一个大队几个人面对这么多乡镇根本顾不过来,这就需要发动群众自治自防,构筑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尤其要强化社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机制。以规律法规形式明确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的工作职责;建立全民消防安全教育机制,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
  齐鲁晚报: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马先宏:消防工作就是这样,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来。
“多一人重视比 多买辆消防车管事” ——马先宏的“消防观”
  本报记者 尉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安全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此,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马先宏总队长认为,消防安全工作不光是消防一个部门的事,更需要树立全民消防的理念,打一场人民战争。在他看来,多一人重视,比多买辆消防车更管事。
  针对近来国内频发的石化火灾事故,马先宏说,从现有的、披露的情况来看,有不少都是安全或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他打了比方:石油化工生产很严谨,就像是开飞机,(安全或消防安全问题)一点玩笑不能开,“飞机起飞前要经过全方位的测试、检查,有一丁点儿问题就不能起飞;(带着问题)飞上去,就没办法了,掉下来就掉下来了”。
  而之前,马先宏就曾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况:一石化产业园区按照规划除了厂房、仓库外,还应该建一个消防队。可等企业突发事故起火后,消防官兵赶去救援却发现园区内应建的储水池、泡沫储存以及沙土都没有,更别说规划的消防队了,“企业就想赶紧投产,先赚钱再说”。
  “就像购买先进的消防车、消防装备,上百万元,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可是没有,一旦要用时就会打败仗。”马先宏说:再比如,市民很关心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但却对眼皮底下的一些消防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而居民火灾恰恰就是最小细节引起的”。
  马先宏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插座举例:有的居民喜欢将插头插在上面,长时间不拔;线板插口多朝上,不及时清理,孔内极易堆积灰尘、头发等,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火患,“再就是,有的人消防安全知识欠缺,那边正煮饭烧水,这边喷杀虫剂,二者一旦相遇,立马就会爆燃。”
  “现在,我们为什么在推广电动车的统一停放、充电、管理?”马先宏说,现在有的市民骑电动车回家后,图省事,就从楼上拉根电线,然后把车子停在楼道口充电就不管了,直到第二天再用,“一来,这样会导致过度充电;二来,楼道口的电动车一旦起火,会因烟囱效应殃及全楼”。更别说,因乱扯乱搭电线所带来的其他火灾隐患了。
  可就这样,仍有不少市民总觉得不会出什么大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其实,现在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也很普遍,不光济南,全国范围内也是如此。”对此,马先宏很是担心,有的小区没有规划地下车库,或者小区地下车库较少,居民图省事,就把车停放在小区路上或是外面马路两旁,“别说消防车,就一般的小车、电动车都难以通行”。
  不仅小区,一些多产权多用途的高层建筑也存在类似情况,“消防部门就要求他们,必须给消防车留出作业面来,不能停车占用”。
  “除此,还有一些人或社会职能部门总觉得,消防安全就是消防一个部门的事情。”马先宏说,在国外考察时,他发现当地的建筑上总有一红一绿两扇窗户。后来,他才知道,红色窗户是专门用于消防员入场救火用的,而绿色窗户所在的是一处特制的安全房间,一旦建筑发生火情,人员可以逃生至此处,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
  这就像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似的,单凭消防部门一己之力无法做到,这就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发动一场消防革命,全面整治,划定区域。比如:车只能停在哪里,不能停在哪里,“这就需要全民消防,打一场人民战争”。
  “消防安全意识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国外消防安全意识及理念灌输方式让马先宏深有感触,“在幼儿园里,各种与消防安全有关的玩具比比皆是,光着屁股的孩子们玩得就是消防车、云梯车等,点开电脑就是简易的消防图画或知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