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承认旧墓但杜绝新墓穴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据悉,除茂岭山,济南市许多“城中山”都面临着私坟成风的现象。如:英雄山、腊山、燕子山、药山等山体均有一定数量的私坟;英雄山有800余处私坟;腊山有7000余座私坟;燕子山有2000座私坟;药山则分布着上百座坟头。
  植被茂盛、空气清新、离家近,“城中山”已成为众多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城中山”健身,“坟墓围山”的尴尬现实也越突出。甚至不少市民吐槽:爬着爬着,就进了一堆坟地,“饱览自然美好景色的好心情,瞬间被后背莫名的凉意给打碎”。
  济南市民俗学家刘学斌表示:过去,在村外山上选一处风水宝地埋葬故人,是一种传统风俗。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来荒郊野外的山头,如今都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包围,荒山也成了居民休闲健身之地。
  “许多墓穴早在六七十年前就修建了,当时风俗便是如此,不能将其简单定义为私设坟墓。”刘学斌称:现有的改善方法,就是在承认既有现实的情况下,“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执法,杜绝新墓穴迁入。”
  济南市市中区国土资源局一位执法人员表示:建成的墓穴无法拆除也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私建墓穴的不正之风。“山体上私自建好已经投入使用的墓穴,由于执法权限的问题,我们通常只能移交到法院。”该工作人员称:私建墓穴虽属违法建设,但考虑到拆除墓穴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执法部门在此类问题上处理都比较谨慎。“无法像拆除私盖建筑那么简单。拆墓穴就是挖别人的坟,稍不谨慎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不堪设想了。”该工作人员说。
  “也正是出于此,不少市民才敢违规私建墓穴。”济南市殡葬协会会长刘贵福称,“死者为大”的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甚至有时制约了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民政部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民去公益性公墓安葬;国土与民政、城管、绿化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一方面要安抚丧属的情绪,另一方面要加大检查力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