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德农家肥成了“香饽饽”
肥效大、无污染,深受农民欢迎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7日讯(通讯员 马光仁) “庄经理,你养牛场的牛粪我订购8车,后天去拉能行吗?”9月16日上午,长清鲁源奶牛养殖场总经理庄庆宝又接到一个订购牛粪的电话。庄庆宝介绍说,最近秋收刚刚开始,天天接到许多订购牛粪的电话,现在牛粪都已预约到一星期以后了。随着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瓜果、粮食等农产品的青睐,昔日无人问津的猪、牛、羊、禽粪等农家肥,成了归德镇农民争先抢购的“香饽饽”。 
  记者在鲁源奶牛养殖小区看到,拉粪肥的三轮车出出进进。“牛粪在菜地和庄稼地里不易招虫,肥效大,而且无污染,深受农民的青睐,我们场的牛粪现在成了热销货了。天天有农民来拉牛粪,很多农民生怕买不上,都提前交钱预订。”庄庆宝介绍说,前几年一三轮车牛粪才30多块钱,现在涨到了100块。
  “牛粪、猪粪,禽粪这些有机肥能避免土地板结,生产出的蔬菜和粮食绝对绿色。”万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主任万克敏告诉记者,目前农家肥已成为归德镇菜农种菜、农民种粮的主要肥料。
  在归北村第二生产组的玉米田头上,农民马光田正拉着一车人粪倒在地头上,盖上一层土,准备秋种小麦时施用。马光田说,他家种地很少施化肥,他到附近机关单位掏厕所,给菜地、庄稼施肥,即省了钱,又肥了田。这些年来,他家种的庄稼就是比别人家长得好,打得多,每亩地粮食产量比别人多200多斤。据记者了解,仅在归德镇驻地的归北、归南、沙河辛三个村,到机关单位掏厕所施肥料的农民就有20多户。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地里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种地的农民最懂得这个理。归德镇镇长吴龙海介绍说,前些年,农民种菜、种粮贪图省事,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出现板结、肥力下降的现象。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种菜和种粮补贴每年增加,再加上今年粮食价格稳定而且每公斤涨了四毛多钱,现在种一亩地比往年能多收入三四百块钱了,所以农民又重视起了农家肥这一庄稼的长效肥。
  现在,归德镇农民养猪、养牛、养羊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全镇建起了万庄、薛庄、东赵、张官等6家占地百亩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以及庄楼、山贾庄、平房、东赵等23家猪、牛、鸡养殖场。全镇涌现出了12个养羊专业村,14个养猪专业村,全镇牛、猪、羊存栏量达7万头(只),养殖业可使秸秆“过腹还田”,既增加了肥料,又降低了农业产本,农民还增加了收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