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顶上的“天池”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秋  作者 相公庄镇政府 张庶津
  天池汲水口
     文/片 于夫

  胡山位于章丘东南部,海拔693.8米,巍巍然而雄立。旧《章丘县志》记载:“脉自黄巢顶来,至此山五十余里,陡起一峰,极高大,东南一望,连峰沓嶂。”
  峰顶之下数十米,是一片光光的青石坪。青石坪比篮球场还要大些。岁月的风雨在上面刻画出了许多白色的“龙筋”,在凸起的地方,还能寻找到一些海螺和鱼骨的化石。化石表明,在亿万年前这儿曾经是大海。石坪边缘有一井口,卧身窥探,井水澄清幽深。这是古代道人或僧侣汲水的地方,叫“天池”。其实,天池是一座山顶上的水利工程,是一座地下水库。从坍塌的地方隐约可见水库中有许多石柱,支撑着覆盖的石板。水是生命之本,由于胡山是石灰岩结构,极顶没有泉水,古代道人或僧侣们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便在胡山极顶开凿垒砌了许多水口水道,在极顶科学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地下水网,将天上的降雨降雪自然地收集起来,汇入天池。如今在山顶能看到的水口还有五六处,皆为方形岩石砌筑。这些水口外的地形大多都成簸箕状,植被良好,利于过滤,环保收集雨雪之水。充分显示出了古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天才与智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