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推行“护理总值班”制度
儿女做不到的事,她们做到了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位护士帮患者做康复训练。
     本报记者 李倩 吴鹏 通讯员 侯建军 朱国涛

  “这里的护士很细心,很多家人、儿女考虑不到的事,护士们都做到了。”说起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理服务,住院的王大爷很满意。医院推行“护理总值班”制度,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临床,此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受到患者表扬的护士也增多了。
  “骨科患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一点,对于在鲁西南地区诊疗骨伤病颇有口碑的市二院来说,护理服务工作更是重要很多。因为科室里多为术后患者,护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关节脱位,术后愈合不畅等情况,那就会造成患者受二茬罪。
  “在我们医院,这种情况是绝不允许发生的。”护理部主任王敏介绍,医院推行“护理总值班”,将综合护理治疗推到病床前,护士和患者沟通时间多了,各病房普遍出现“三高三低”的变化。“三高”即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受到患者表扬的护士增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三低”则表现为:一是患者自聘护工比例降低;二是针对护理的投诉率降低;三是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让“把护士还给患者”从口号变成现实。
  “这里的护士很细心,很多家人、儿女考虑不到的事,护士们都做到了。在这里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说起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王大爷是赞不绝口。
  在国外,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病房护士人数都比较充足,而国内,病房的护士配比很难达到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推行“护理总值班”制度,有专人负责全院各科24小时临床用血核对及传递工作,急危重病人化验标本的送检等工作,更好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院长声音 患者们的分量装在护士心中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由主动服务到感动服务,你在患者心中有多重,患者在你心中就有多重。”市二院副院长王玉莲说,优质护理服务无止境,还将进一步提升内涵,让每一位入院患者康复、满意而归。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治疗上,每一片药、每一次输液;从患者的生活照料上,一次洗头、一个翻身、一次喂饭,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平凡,却时时体现出人文关怀。”王玉莲介绍,为了不断增强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医院加强专科护士培训,清晰岗位管理,让每一个护士都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让护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让护士以工作为荣,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专家声音 护士回归临床做应该做的事
  “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济宁市开展了改善护理服务,‘把护士还给临床’活动。”济宁市卫计委医政科科长唐长冬介绍,说到底,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临床,就是让她们做护士该做的事情,在临床中体现护士的价值,把护理的业务性工作与生活照料区别开来,以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同时,提高有限时间内的工作效率,清晰岗位管理,让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城区的一所医疗机构,面临医疗市场竞争的压力,在改善医疗服务中,也先后开展了“先看后付”,“优质护理”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有固定的患者群和美誉度,而通过差异化竞争,也形成了“看骨科,到二院”这样的服务品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