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昨正式启用,明年底将覆盖全市
手持终端,可“查案”可接活儿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7日讯(记者 王永军) “以后用手持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环境监察执法了。”17日,烟台市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正式启用,通过一个手持移动终端,就可以轻松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执法。
  记者从烟台市环境监察支队了解到,所谓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是为实现机动、灵活、快捷的现场执法目标,采用现代化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执法。 
  据介绍,通过手持移动终端登录系统,可通过拍照、录音或录制简单视频方式采集现场信息,并支持格式化的信息录入方式制作现场电子监察记录或执法电子文书。 
  不仅如此,还支持使用便携式打印机打印相关文书,交由企业签字确认或使用电子签名;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相关执法信息和数据,并归入污染源档案中(一厂一档),功能十分强大。
  今年7月31日,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公布了2015年度全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试点单位名单,烟台市、福山区、莱山区、开发区、招远市、蓬莱市名列其中,是全省试点最多的市。根据山东省环保厅的通知要求,2017年6月底前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
  今年5月,烟台市环保局印发《烟台市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系统建设采取城市建成区优先成片部署、重点县市区以点带面的原则,2015年底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覆盖率达到50%,2016年底覆盖率达到100%。其中,2015年底前市局、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市、招远市、龙口市、莱州市完成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其他县市区要积极争取,确保于2016年底前完成。
  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齐鑫山表示,下一步,省环保厅将优先加大对烟台市移动执法系统推广应用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扩大推广应用范围,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所有环境监察人员全部配备和使用移动执法系统的目标。 
环保玩起大数据,相关信息随时查
  据介绍,以后每位环境监察人员持一台手持移动终端,每车配备1套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工具箱内包括笔记本电脑、便携喷墨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移动电源、强光手电、便携式GPS导航仪等物品。 
  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和便携式电脑上均安装现场执法业务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查询、现场执法、任务管理、队伍管理、数据同步等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地图查询、移动办公、执法作业指导等功能。 
  通过手持移动执法终端或便携式电脑可访问与执法相关的环境管理数据库并获取相关信息,如污染源基础信息数据库、自动监控信息数据库、排污申报收费数据库、历史执法信息数据库等。轻轻松松就可获取污染源基本信息、建设项目审批信息、排污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 
  同时亦可通过本地或在线查询的方式获取包括法律法规、化学品特性与处理处置方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在内的各项执法规范数据,为执法提供政策依据。
监察数据实时上传,并且不可修改
  烟台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现场执法时,还可对需要核实核查的信息(如污染源信息更新,排污口、污染治理设施及污染管网等重要环保设施地图标定等)进行修改和确认。 
  据介绍,系统可完成服务器和客户端数据传输同步,具备断点续传功能,可实现自动版本检测以及数据自动更新。  
  现场监察数据一旦上传成功就不可修改,使环境监察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和阳光。
通过终端可下达监察任务
  这个移动执法系统还有一项任务管理功能,能动态管理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任务。  比如接到公众举报后,执法人员在外就可以收到相关信息,就近前往进行环境监察,环境监察处置工作也更加快捷。 
  此外通过执法管理功能,可对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执法信息明细及统计数据进行查阅浏览。系统根据不同的任务考核标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执法人员可查看自己完成任务的考核情况、领导批复或意见以及不同的考核标准等内容。 
  部门领导可查看各个部门执法人员执法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实现执法人员的跟踪、定位和执法轨迹管理,对环境监察执法进行监督。
本报记者 王永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