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员相互“找茬”,把好安全关
河口厂大反思、大诊断、大整改,从严整治低老坏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四不两直”检查制度规范建设情况,确保对标对规提升水平。
  认真检查每处可能存在的低老坏现象。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刘玉龙 包正伟
  每天通报查出的安全环保问题隐患、每周曝光一次各系统和专业的低老坏问题、每月考核一次HSE管理……  一段时间以来,河口采油厂以事故教训为鉴,深入开展“对标准,查隐患,抓整改,强基础,狠反低老坏”活动,以最坚决态度推进安全生产,以最严格标准夯实创效基础。
大反思,起底思想盲点
  “施工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严守自己的岗位职责,施工中细致认真,遇到突发事件时判断准确、处置果断,就能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河口采油厂测试大队组织召开的安全主题班会上,试井队高压一班绞车操作工李玲的一番见解,引来会场一片喝彩声。
  连日来,以主题班会形式引导岗位员工反思安全管理的场景,在河口采油厂处处都在上演。“孙师傅带我们到井场是戴着手套干活,但是用榔头时没有摘下手套,这样握榔头容易滑,存在不安全隐患。”前不久,采油管理八区主题班会以班员相互“找茬”的方式,敲响安全警钟。
  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只是河口采油厂引导干部员工正确认识安全管理思想盲点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这家采油厂还通过劳动竞赛、形势任务教育等形式和载体,发动干部员工思考安全问题。9月初,河口采油厂深刻吸取周边化工厂爆炸事故教训,组织近百名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了危化品的相关知识,并完善了采油厂相关应急预案。
  劳动竞赛为干部员工查找思想上的盲点问题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河口采油厂启动的劳动竞赛中,各单位纷纷采取不同形式,彻查思想上的低老坏。集输大队首站每周召开一次班组长“互揭短”会议,让班组之间打擂比拼安全管理;准备大队以“自主管理星级评定”为载体,对班组精细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评比;采油管理十区各注采站利用送班会开展“讲述未遂事件”工作,每天随机指定一名员工讲述自己遇到的、听到的未遂事故,敲响安全生产警钟。

大诊断,切准问题脉搏
  “锅炉烟囱与燃油储油罐距离至少20m;生活区距离注汽井口不少于20m;大、小盐水箱内的液位不能高于箱体的1/3。”……翻开《活动锅炉搬迁验收考核标准》,河口采油厂注汽大队锅炉搬家、安装过程中,每一步操作要达到什么标准,都有准确的数字去量化。
  为了督促各单位部门运行好安全诊断工作,河口采油厂建立三级单位、专业部门活动月度报告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度,消除隐患风险。
  安全诊断,必须得有过得硬、靠得住的标准依据。这家采油厂各部门系统在诊断过程中,把梳理专业系统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环保监督中心还创新实施从采油厂、三级单位到基层站队的三级“安全红袖标”管理法,让安全监管人员佩戴袖标上岗诊断问题。同时,实施“解剖式”检查,根据基层站队地域、设备等实际情况,提前为站队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检查方案。
  基层单位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安全诊断贯穿工作方方面面。水电大队开展“党员身边无隐患”活动,发动党员献计献策,引领岗位员工对标诊断。渤南油区在基层班站中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让每一名员工都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标准。
大整改, 补齐管理短板
  “袖子挽起来了,劳保穿戴不标准。”“还有这儿,工具箱工具摆放不整齐”“你们看这儿,油管滑道连接丝扣没上满。”……日前,在井下作业1队的会议室里,干部员工盯着多媒体上播放的照片,争相“找茬”。
  “找茬”是提高岗位员工识别和整改隐患能力的途径之一。为了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诊断出来的问题隐患,河口采油厂实行隐患整改责任制,按“定责任人、定整改内容、定整改标准、定完成时间、定应急预案”“五定”要求,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每日曝光,奖优罚劣。
  在“对标准,查隐患,抓整改,强基础,狠反低老坏”活动中,只要能当场整改的问题绝对立即整改,已经成为全体干部员工的一致行为。  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河口采油厂各单位还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提升整改效果。采油管理三区推行“安全累进奖”考核模式,以一个年度作为一个考核期,以基准月为起点确定一个奖励基数,如果本月没有安全事故或考核细则规定的考核情形,则下月的安全奖励在上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级差,月月安全则月月累进,直至考核期末。如果中途发生考核细则规定的考核内容,则根据规定对个人、班组甚至单位的安全累进奖实行月度归零、累计归零等考核方式,让干部员工共担安全责任,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