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人数众多,但全市仅成功捐献过两个肾脏
两年没等来肾源,老人遗憾离世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当有陌生号码来电,岱岳区患尿毒症的李先生就以为是找到合适的肾源。但是经过一年多的等待,他仍没能等到。不少尿毒症患者在苦苦等待肾源,医生介绍,等待两三年都是正常现象。泰安一名70岁的老人等待了两年后,带着遗憾离世。目前,泰安共成功捐献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

>>一有陌生号码来电 就以为是排到肾源
  今年53岁的李先生是岱岳区人,17日上午,他来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做透析。“已经透析一年多了,现在平均两个周做五次。”李先生说。
  李先生15年前查出患上慢性肾炎,后来由于病情发展,2014年9月份查出尿毒症并开始做透析。因为家境还算殷实,得知可以通过肾移植手术治疗尿毒症后他赶紧去济南做了配型。
  “一开始心里充满了希望,觉得我的病可以治了。”李先生说,他每天拿着手机,看到陌生号码来电话他都非常兴奋,“是不是找到合适的肾源了?每次我都这样想,但是每次都失望。”李先生刚开始以为去年年底就能移植完,但等到现在都没看到希望。 
  原本喜欢喝茶的李先生得病后改变了这个习惯,喝多少水每天都要好好计算。“现在不敢吃也不敢喝,否则憋得难受。”李先生说,如今只能依靠透析来治疗,每次透析都要花百十元钱。“现在做梦都想着能赶快找到合适的肾。”
>>别说是做换肾手术 连透析都得预约排队
  泰安的老李今年70岁,十几年前患上尿毒症,60岁那年他有幸等到了肾源,并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做了肾移植手术。术后,老人身体转好,8年来他告别了透析的生活。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老李尿毒症复发,不得不再次透析并等待肾源。 
  透析的日子是漫长而痛苦的,今年8月份,等待了近两年,他依然没能等到合适的肾源,带着遗憾,老人不幸离世。 
  记者走访泰城多家医院血液透析室了解到,目前,尿毒症患者很多,患者需要提前预约才能排上队透析。“我已经透析两年了,每星期透析两次。”今年38岁的王兵(化名)说。记者见到他时,他双脚肿大,站一会就上气不接下气。
  “家里有老有小,还需要我,我想等做了肾移植手术后,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王兵说,从查出这个病以后,他就进行了登记,不过两年了仍没等到合适的肾源。王兵加入了一个QQ群,里面全是等待肾源的病友,“有些人的QQ头像永远都不会再亮了。”说到这,王兵眼里满是泪水。
  “一般来说,一名患者要等两三年才能等到合适的肾源。”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赵永伟教授介绍。
>>肾脏捐献要求高 全市仅成功捐献两例
  从今年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这更加剧了器官移植的严峻性。从泰安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泰安一共无偿捐献了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 
  目前,泰安一共有3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泰安市中心医院还成立了专门的科室,3个多月来,已经接触了14个有意向无偿捐献器官的人,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完成捐献。
  “其中有一个摔伤的中年男子,因为伤势严重,没有救治的希望,家人想捐出他的肾,经过反复沟通、讲解,男子的所有直系亲属都同意,但是最终因男子器官功能受损,没有完成捐献。”说起这件事,器官捐献协调员郗庆甫感到非常惋惜。
  和捐献角膜相比,捐献大器官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找到合适的供体难度不小。“截止到8月19日,今年一共捐献了4414例器官,今年上半年每百万人中有1.8人捐献器官。”郗庆甫说,本来以为协调器官捐献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就目前来看,多数人都比较配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