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
滨州市中心医院新项目或摘“科技进步奖”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于刚(左)正在为患者诊断病情。
本报9月17日讯 (记者 王丽丽 通讯员 李聪聪) 近两年,滨州市中心医院疼痛科联合麻醉科,将两种微创技术相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这一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颈椎间盘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疼痛。疼痛科副主任于刚以及其所在的团队所发明的新项目,或将摘得“科技进步奖”桂冠。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30-50岁的人群,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使颈椎间盘突出症从老年人多发的情况逐渐向年龄结构低龄化发展。
一直以来,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具有精确定位、对组织损伤小、安全、简单、易于掌握、手术无痕以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但远期疗效相对不够理想。
长期治疗方面,国内一直采用硬膜外腔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药物不能直达颈椎腔内,通过神经传导的方式到达颈椎强,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其安全性、效果相对盘内给药差很多。
国外一直采用盘内给药的方式,由于药物在72小时以后起作用,术后三天的时间内,腔内压力增大,患者痛苦甚至比手术之前还重。
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但由难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2年以来,滨州中心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于刚与其团队成员,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将CT引导下靶点射频与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两种技术相结合,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了最好的同时疼痛也减到了最小。
据于刚介绍,CT引导下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是针对两种微创技术的特点,优势互补,通过CT精确定位,射频针浸入靶点,射频热凝减轻突出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刺激,并降低盘内胶原酶的用量,从而减轻胶原酶化学溶解时盘内压力增高而致的神经根受压加重所产生的疼痛,避免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小剂量胶原酶保证了颈椎盘突出症治疗的远期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微创治疗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两年的时间内,滨州市中心医院采取该项治疗措施对80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有效救治,这部分人群年龄段集中于25-70岁之间,病程从3个月至10年不等。术后患者回访均表示很满意,治疗效果很好。
据于刚介绍,目前,他们采取的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式在国内尚处于空白阶段,下一步,他将带领团队申报科技进步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