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大艺 咫尺万象
2015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三届中国画名家扇面、小品展将于舜耕会展中心举办
  古代文人讲究怡情雅趣,轻摇画扇,不仅气度雍容平静,更有一种清新悠远、气韵生动的审美情趣。在本次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上,“咫尺万象——第三届中国画名家扇面、小品展”将邀请马麟春、王立志、王磐德、尹延新、刘鸣、张宝珠、李学明、贾红云、韩玮、戴淑娟(按姓氏笔画排序)10位艺术家,展出他们的小品、扇面之作,情趣盎然,自然古朴,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些扇面小品中艺术家直抒胸臆,悉心绘制,虽笔墨廖廖,却反映出寻常生活的丰富多彩,呈现出艺术家的雅兴高致,细细品位,让人爱不释手。
  用来纳凉的小小折扇,轻摇清风徐来、舒适愉悦。而扇面与书画结合已超越其实用性,成为一件艺术品,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成为传统中国绘画人文精神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传统艺术形式的经典文化符号。自古以来,许多收藏家将书画扇面直接裱成册页,而不制成可折叠的成扇;还有人将成扇扇面揭下,装裱后收藏起来,因此古代扇面书画大多以册页的形式保存至今,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精品的追逐,小尺幅、笔精墨妙的扇面价格更水涨船高,获得众多藏家青睐。
  优秀的艺术作品要让观者在精神上得到启迪和满足,小品画同样如此,只有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才能有大寄托。据了解,书画家在创作扇面作品时,需要布局精准、技法娴熟,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体现创作者在自然情态下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因此扇面书画在美术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作为本次展览的参展画家,李学明展出的扇面小品多为童子、高士题材,作品格调纯正、意境古雅、笔墨精到,充满传统韵味与文人情怀。画家认为,扇面历史悠久,宋代比较流行,创作了大批不朽之作,小至花鸟画中的野草闲花,昆虫禽鱼,都运以精心,出以妙笔,虽为小品,但含大艺。“扇子有实用性,扇面画更是一种精致的艺术,但这种‘精致’不止于‘细腻’,更多是构图、笔墨的精到,十分考验画家的绘画能力。历史上张大千、齐白石等艺术家在扇面上作画时,就非常讲究造型布局。可以说,扇面虽小,但画好不易,提笔前需充分构思,下笔时需平心静气,我只有在情绪比较安静时才能在纸面上更好展现出心中所思,带给观者以独特艺术享受。有人认为炎炎夏日里扇面需要描绘雪景带来凉意,其实,使人静心清凉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意境品味,扇面也需要观众的细细品位。”  (东野升珍)
  ▲草堂洗心图 李学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