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来源于西兖州
2015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荣海生

  曹州所承续的西兖州并不是上古时期的兖州,更不同于当今的兖州,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兖州之名来源于黄河。《尚书·禹贡》载:“济、河惟兖州。”《尔雅·释地》载:“济、河间曰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河东曰兖州。”《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该书也记载了兖州与黄河的关系:“兖州在济、河之 ,因济水发源为名。”这些古书中的“河”指的是黄河;“济”指的是济水,属于黄河的支流。因此,古兖州的范围应为济水与黄河之间的大片区域。北宋曹州人、经学家邢昺解释说:“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兖,信也。”《隋书·地理志·中》载:“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意指这里地理条件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礼、孔孟思想影响,其德行忠厚,信义诚实,性情严谨,因此被称为“兖”。所以,早期的兖州,并不是人为设置的行政区,而只是一个文化圈印记。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取消郡县制以后。汉武帝时期,通过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等一系列开疆拓土的争伐,使汉朝的疆域面积空前扩大。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是其中之一,州城在濮阳,管辖山阳、东郡、陈留、济阴、泰山、东平等六郡、国。现在的菏泽大部都在兖州刺史部管理的济阴郡、山阳郡和陈留郡辖区内。西汉的灭亡与当时的定陶王有直接的关系。汉成帝无子嗣便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汉成帝去世,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纵欲而英年早逝。结果就造成了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35年,东汉将州府迁至昌邑(今巨野),并扩大了管辖范围,增加了任城、济北两个郡、国。《后汉书》记载,东汉兖州刺史部管辖有郡、国八,县、邑、公、侯八十。大体范围包括今菏泽和济宁、聊城、泰安的部分区域及河南东部。
  汉安帝时,著名廉吏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夜宿昌邑。当时的昌邑令王密是杨震举荐的门生,夜间给杨震送了十斤黄金。说:您收下吧,又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于是为世人留下了“四知”美谈。后来,杨震的儿子杨秉还做了兖州刺史,也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员。
  126年,济阴王刘保由宦官立为皇帝,即汉顺帝。顺帝的外戚乘氏侯梁冀是历史上的“跋扈将军”。梁冀害死汉质帝,逼新立的汉桓帝把定陶、成阳赐封给自己。这样,兖州迁往鄄城,济阴郡基本上就归梁冀所有了。后来,桓帝为了诛杀梁冀,重用宦官单超等人,导致了东汉政权转入了宦官集团之手。这一时期,担任济阴太守的就是中常侍单超的侄子单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