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马立吉
“攒”起来的假至少有五个月了
2015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立吉耐心检查患儿体征。
     本报9月23日讯(见习记者 樊舒瑜) 马立吉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儿科主任医师,“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在医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是调侃,同时也道出了儿科医生的辛苦与艰难。
  23日上午,当记者来到马立吉所在的儿科办公室时,他刚刚给护士们安排好工作,脸上难掩疲惫,马立吉说,每天早上7点多来到科室,首先要查房,与普通查房不同的是,小患者还不能讲话,无法表达,医护人员只能通过细致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做出诊治决策,之后8点就要交接班以及日常工作的安排。虽然工作繁忙,但对于马立吉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因为晚班加班‘攒’起来的假至少有五个月了。”作为儿科主任医师,马立吉从事儿科工作已有28年,日常休息时间也常常在工作中度过,对于他来说,儿科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常常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
  马立吉介绍,曾经有一名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只有两斤多,刚出生就因为呼吸衰竭用上呼吸机,生命垂危,但在病人家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成功的治好了这名患儿。
  马立吉说,很多人认为儿科医生不好当是有原因的,首先要是全科医生,其次儿科诊疗难度大,因为儿科属于“哑科”,小孩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病情,都得靠医生自己去观察、判断。但在他看来,只要有耐心、有责任心,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多上一点心 多走一步路
  马立吉从事儿科工作28年来,始终把“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工作中总结了以下的“321”作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即3个要求:多上一点心,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2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1个提倡:少开一点药。
  2001年,马立吉首先在医院开展了新生儿机械通气及静脉营养治疗,至今已救治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2000多例,其中成功救治小于1000克早产儿几十例。在医院首先诊断了多例罕见儿童病例如婴儿红皮病等。马立吉连续多年负责手足口病病房工作,救治住院手足口病人400余例,其中重症患儿20余例,无一例死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