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资源 给大班额“减肥”
不得突破招生计划,否则超出部分不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2015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滕州9月23日讯(通讯员 胡杰 曹振 记者 甘倩茹) 为了有效控制中小学班额,滕州市采取新规划学校、推进城区学校扩容、发展学校共同体等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破解中小学大班额难题。
  “滕州城乡中小学规划建设”每年都列入政府工作“十件实事”,在领导精力、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编制《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对中心城区和高铁新区中小学幼儿园设点布局、校园规模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其中,中心城区规划中小学58处,近期规划建设22处;高铁新区规划中小学21处,近期规划建设5处,推动中小学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协调化发展轨道。
  今年,启动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投资1.7亿元,实施项目12处,新建改扩建校舍21万平方米,着力缓解城区学生入学难、班额大、择校热等问题。为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推行结对联盟、集团办学、学区管理等多种办学模式,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制定了《关于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指导意见》,分小学、初中、高中建立15处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学校结对联盟、人员交流互动、教学研训一体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健全完善城乡教师补充交流长效机制,近5年来累计考录新教师1137人,组织校长挂职交流98人,城乡教师支教交流923人,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在招生制度上,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度,在入学注册时实行择校备案制度,择校生在小升初和中考时不享受指标生待遇。要求城区学校严格控制规模和班额,不得突破招生计划,否则超出计划部分不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热点学校班额逐年下降。加大高中指标生分配力度,将指标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实行一校一线录取,重点加大对农村初中学校的政策倾斜力度,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缓解了城区中小学的招生压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