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大避暑游蛋糕,需多方用力
构建避暑休闲空间,培育避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2015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黄艳玲

  获得“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烟台可谓实至名归,烟台地处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年平均气温12.1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到43.6%,拥有丰富独特的避暑休闲资源。如何做大做强避暑旅游这一蛋糕,烟台旅游部门也一直在努力。
>> 省内游客占五成以上,耕耘“三北”市场
  作为一座沿海旅游城市,烟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去年“蓝天白云”天数302天,是中国北方著名的避暑度假胜地。除了优势的气候资源,烟台还拥有浓厚的人文文化,历史沉淀浓厚,这里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蓬莱仙阁,有被称为“海上仙山”的长山列岛,有百年庄园活化石——牟氏庄园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目前,从接待游客来看,省内游客占多数,在50%以上。”烟台市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省外游客除了江浙沪等传统市场之外,还有很多东三省、京津地区的游客,其中京津游客前来避暑的较多。 
  “烟台拥有独特的滨海资源,很受内地游客喜爱,也正因此,我们正在努力耕耘西北、华北、东北三大市场,用滨海避暑休假资源吸引内地游客。”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烟台市三季度旅游数据尽管还没出炉,但从上半年的情况可见一斑。据烟台市旅游局统计,今年上半年烟台接待境内外游客2715.72万人次,同比增长9.06%,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22.23亿元,同比增长12.41%。
>> 构建“一圈一带”避暑休闲空间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市现有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5A级景区,均居全省首位;有43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3个省级旅游强乡镇、82个特色村;有旅游企业1413家,其中星级饭店110家、旅行社218家、A级旅游景区60家,形成了要素聚集、链条延伸、特色鲜明的避暑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4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482万人次,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第23位。
  构建“一圈一带”避暑休闲空间!“一圈”,就是中心城市生活娱乐圈。把城市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在城市建设中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注重城市美感,提高城市舒适度和通达性,寻求城市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重点加强城区公园、绿地、广场等规划建设,提升大剧院、京剧院、青少年宫、书城、体育公园等文化体育设施服务功能。 
  “一带”,就是环城郊游憩带。突出“慢城”特色,依托山脉、海岛、牧野以及特色镇村,把温泉、酒堡、游艇等高端产品与采摘游、渔家乐等大众产品相结合,打造绿道慢行系统、景观游憩线路、游客集散中心和自驾车营地,引导市民在闲暇时走出家门、亲近大海、漫步森林、回归自然。
>> 培育五大避暑旅游产品
  为了更好地推广烟台避暑旅游,近年来,烟台市旅游局及行业人士也一直在努力。目前,培育了五大避暑旅游产品,主要涉及文化旅游产品、滨海旅游产品、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比如,以蓬莱阁、龙口南山为重点的仙道文化产品;以烟台山领事馆、东炮台为重点的开埠文化产品;依托1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推进海、岛、岸、礁、滩的开发,大力发展邮轮旅游,重点发展涵盖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旅游体验的全产业链葡萄酒文化体验式旅游产品。 
  同时,依托“水果之乡”“水产品之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主题鲜明的农家乐、渔家乐,构建起多元化的乡村休闲旅游平台。打造“仙境海岸”度假品牌,强力推进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长岛“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昆嵛山养生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丰富提升旅游度假功能。 
  建设了三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一是旅游集散系统。建成16个旅游公共服务与集散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旅游集散分级承运网络和旅游公共咨询中心网络。二是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咨询、投诉、营销、指挥调度等功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运行机制,12301旅游热线24小时向游客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等信息服务。三是旅游导示系统。设立221块景区交通指示标识、66块城区旅游引导标识。开发了烟台旅游APP和手机微网站,建成“自助烟台—旅游行程规划系统”,实现“一部手机,畅游烟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