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近20名钓鱼爱好者参加小清河钓鱼比赛
小清河摘掉20多年“臭水沟”帽子
2015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垂钓爱好者展示从小清河钓上来的鱼。 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
  正在小清河边钓鱼的垂钓爱好者。  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
     本报10月14日讯(通讯员 袁东 记者 李运恒) 13日,水环境生态恢复情况钓鱼比赛(小清河出境段钓点)环保公益活动举办,来自博兴县的近20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活动。这也标志着小清河的水质越来越好了,“从小清河钓上来的鱼还送到了省环保监测部门进行了监测,确定鱼质良好可以食用。”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
  靠近小清河出境段钓点的小清河范李村断面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小清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持续下降,2013年COD(mg/L)为31.97,2015年(1-9月份)COD(mg/L)为26.5;2013年氨氮(mg/L)3.06,2015年(1-9月份)2.17(mg/L)。13日上午,来自博兴县的钓鱼爱好者齐聚位于博兴县店子镇的小清河出境段钓点,举办了一场钓鱼环保公益活动,三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最多的一位钓者足足钓了10多斤鱼,鱼类品种中不仅有常见的鲤鱼、鲫鱼、草鱼等,还有不常见的鲈鱼。
  山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张晓东也参加了活动,他说:“如今小清河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足以看出近年来政府对小清河治理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一位参加钓鱼活动的选手也表示,小清河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就被扣上了“臭水沟”的帽子,水生鱼类根本无法食用,在污染十分严重的一些地方的甚至鱼虾已经绝迹,经过多年的治理,小清河重新变回了“小清河”!而且里面的鱼虾蟹又活跃了起来,很多绝迹的鱼类有重新出现了。而记者在小清河沿岸发现,自发来此垂钓的市民也不少。
  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下一步还将全力推进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建设,完善“治、用、保”治污体系。进一步完善博兴县麻大湖湿地、邹平县六六河湿地建设,确保人工湿地效用;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在污水处理厂和直排企业排污口下游及入河口,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人工湿地或生态河道工程,努力实现辖区内“治、用、保”体系的全覆盖。并全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解决污水直排环境问题,实现流域内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
  同时,全力推进林网水网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小清河流域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水系造林绿化覆盖面,建设万亩生态防护林带,营造3.5万亩农田林网,打造沿河绿色生态长廊。此外,针对流域治污长期性、复杂性等情况,主动与流域内上下游兄弟市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健全污染联防联控、联合监测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游治污合力。
 相关链接 
水环境质量连续七年持续改善
  滨州横跨黄河两岸,黄河以南是小清河流域,辖博兴、邹平和高新区两县一区。小清河干流从邹平县魏桥镇五龙堂进入滨州市,从焦桥镇张官庄流出进入淄博,在邹平境内全长46.25公里,沿途经过魏桥镇、码头镇、台子镇、九户镇和孙镇。小清河干流经淄博桓台后,从博兴县湖滨镇再次进入滨州市,在博兴县境内28.8公里,从博兴店子镇流入东营市。滨州境内总长75公里,主要支流有杏花河、孝妇河、胜利河和预备河,流域面积2305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150万人,贡献着全市一半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自2005年开始,滨州市小清河流域在GDP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水环境质量实现了连续七年持续改善。2010年底,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8.7毫克/升和3.4毫克/升,干流及主要支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水生态实现重要转折;2011年,该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3.5毫克/升和2.5毫克/升。2012年省政府启动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市已连续三年把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实事工程,细化分工,强化督导,圆满完成年度工程任务,流域治理效果已初步显现。2013年,全市小清河流域4条河流5个省控断面全年COD和氨氮均值分别为29.3毫克/升和2.33毫克/升,基本稳定达到“双四五”要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标准分别为45毫克/升和4.5毫克/升)。2014年,全市小清河流域4条河流5个省控断面全年COD和氨氮均值分别为29.95毫克/升和1.7毫克/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