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话菊
2015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英山

  金秋九月,重阳佳节,人们除了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习俗外,还有携带酒食前往菊轩,菊篱,花坛下赏菊的习俗,各地的菊展,也都在重阳举行。
  秋风萧瑟,九月秋凉。百花凋落,唯独秋菊,独立寒秋,经霜不凋,散发弭香。姹紫嫣红的菊花争奇斗妍,竞相开放,给秋令的大自然增添秀色,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徜徉在公园的菊花丛中,使人感到十分的宁静和安逸。
  菊花,现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菊花,被古人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唐宋时经朝鲜传入日本,17世纪传到欧美,至19世纪,已遍布于世界各地。菊花经过相互转植培育,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千属,两万五千种。
  深秋的菊花,娇艳傲霜,历代文人墨客青睐有加。是人们的喜爱之花,历代诗人多有咏之。拜读古代诗人咏菊的诗词歌赋,可谓多姿多彩,意境深长。有的咏其色,有的赞其姿,有的歌以咏志,有的借景抒怀,美不胜收。
  苏轼赞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女诗人朱淑贞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陆游有:“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白居易有:“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晋代诗人陶渊明独爱菊,以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辞官归隐,躬耕自资,除了写诗,就是种菊。他培育的菊花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全部开放,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观赏。并赋诗曰:“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不同的人对菊花有不同的感触。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着《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放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戎马生涯,南征百战,驰骋疆场。出语气度不凡,咏菊抒怀,对起义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时值金兵入侵,山河破碎,其夫早亡,境遇孤苦,她在《醉花阴》词中咏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借菊寄托哀思,感叹人生,真情之至,让读者共鸣,悲伤至极,令读者动容。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更加。”菊之贵重,益人如此。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之甚详:“菊,春生夏茂,秋华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和平。”菊花久服,祛风理气,益肝补阴,清热解毒,理肺明目,延年益寿。菊花春苗可蔬,夏叶可吃,秋根实可药,冬花囊可枕。菊花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
  说到菊花,不得不提我的爷爷,爷爷一生酷爱养花,以养名贵的木本花卉为主,又特别钟情于养菊花。爷爷的菊花开始不是栽在花盆里的,而是栽在我家的老屋后一块小菜园里。每年的春天,爷爷把花盆里的菊花花芽一棵一棵分开,扦插在菜园里,这里天地开阔,空气流通,阳光温暖,水分湿润,环境良好,无拘无束,以利于菊花的恣意生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徜徉于花丛篱下,陶醉于幽香之中。人们种菊,养菊,爱菊,赏菊,咏菊,由衷地赞美菊花,正是因为菊花“花之隐逸者”的襟怀坦荡,无私奉献的精神,凌霜傲雪,坚贞淡雅的品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