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常驻外地,儿子老问“爸爸在哪”
最感人请假条戳中双城族泪点
2015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长时间分居两地,孟女士和刘先生经常往返于北京和济南,尽管没刻意收藏车票,家中零散的火车票还是攒了不少。
  最不忍拒绝的请假条。
     “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我想去看看!”中铁二十局项目部职工方女士的这一请假理由,短短十几个字却引发了网络热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方便,距离似乎越来越不是个问题。但对于“双城族”而言,这“不成问题”的距离,却给他们的生活添了不少辛酸。

  本报记者 张玉岩 刘雅菲  

 办公室十来位同事 三位过着双城生活
  方女士常年在济南工作,丈夫在拉萨,两人之间的距离几乎横穿整个中国,今年的假期,夫妻俩也没有见上面,于是,便有了这张“最不忍拒绝的请假条”。
  常年在外奔波的秦向军在看到请假条的时候,也有着深深的感触。作为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的一名送电工,他一年到头都在工地上,工程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与家人分隔两地,两三个月才能团聚一次。
  同方女士和秦向军一样,越来越多的夫妻过上了双城生活,长期分隔两地,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刘先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办公室里有十来位同事,过着双城生活的竟有3位,包括刘先生自己,一个在湖南,一个在济南。尽管现在的工作很不错,但刘先生的一位女同事王女士,已经辞职,奔赴爱人所在的地方。说起这样选择的原因,王女士也很无奈。相隔两地,没有办法面对面交流,结婚、买房、装修,这些大事两人都很少有时间面对面沟通,这让王女士感到很无奈,对感情的伤害也让王女士十分担心。
  像刘先生和王女士这样的例子,在身边已经屡见不鲜。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双城生活?

 妻子外派三五年 丈夫当爹又当妈
  传统社会中,男人在哪里,女人就跟到哪里,家就安在哪里。不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女性再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早就走出家庭,走进社会,与男人共同承担养家的责任。女人也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追求。
  “原来我们那个年代,家里丈夫到哪里上班,一般就把妻子带到哪里,单位也都帮忙办理调动。”张女士在济南生活已经有十几年了,济南是她跟着丈夫调动的第三个地方。“不过现在调动不好办了,我们单位好几对年轻夫妻,调动一直没办成,妻子原来的工作都挺好,也不舍得放弃,就只能这么两头跑。”
  除了丈夫调到外地工作,现在还有很多女性,也在追求着事业的进步,主动选择“双城生活”。魏先生的爱人在一家银行工作,去年12月份被单位外派到新加坡,外派时间要3到5年。从此,魏先生的家庭就开始了异国生活。“她在还坐月子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单位的海外事业部的考试。经过了笔试、面试、培训,能够被单位外派付出的努力也挺多的。”魏先生说。
  魏先生的爱人一直出类拔萃,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国外读的。面对这样的机会,不想就此错过。魏先生说:“毕竟家庭中总有一个人要更顾家一些。这次外派对她的事业有帮助,既然机会难得,我也支持她。”
  刚开始的时候,一家三口都不适应。自从爱人出国之后,照顾孩子、照顾家的责任都落到魏先生身上。一开始,魏先生觉得责任很重,压力很大。孩子小,总会哭着找妈妈。而爱人在异国他乡,对孩子也十分想念。“刚开始的时候,要考虑她的情绪,不好说孩子很想她,怕她在那边担心。又不好说孩子不想她,怕她听了伤心难过。”经过3个多月的适应,一家人终于适应了现在的节奏。
  现在,魏先生会趁着休假,带着孩子去新加坡看望妻子。他的妻子出差回国时,也会抽时间往济南赶,每天都会和孩子视频,说说话。
 工作的地方不宜居 宜居了又没好工作
  总有一批弄潮儿在逐浪高精尖,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在更好的平台上得到展示。然而,适合他们的城市,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的爱人,适合工作的地方并不一定宜居。
  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不可否认,在高精尖新技术行业,有着更广阔的舞台,也吸引着很多拔尖人才。他们自身从事的行业只有在一线城市,才有施展的空间,不过同样,在这些城市有很多跟他们一样的人,这些城市没有办法同时接受他们的爱人。高房价、拥堵的交通、户口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人。一个适合工作的城市却并不宜居。
  孟女士的老公刘先生主要从事手机软件开发工作,在北京一家不错的手机软件开发公司工作,薪酬也还不错。而孟女士在济南同样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体面、薪水都可以。
  说到当初老公去北京发展,孟女士说,北京毕竟是一线城市,对于手机软件开发从业者来说,是比济南更具发展前景的。“他大学毕业之后,在济南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综合考虑后,决定先在北京发展几年,有机会再往一块去。”   
  自从两人相恋,就一直分隔两地。不过对于孟女士夫妻来说,北京没有什么吸引力。“去北京的话,我在自己本行业中,很难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况且不能解决户口问题,将来孩子上学也是问题,北京房价又太高,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如在济南过得舒服。”孟女士说。考虑到这些,两人决定把家安在济南,已经买好了房子,而为了见面,只能在北京和济南两头跑着。

 六年跑了十多个地 老婆孩子照顾不上
  相对于那些常驻两地的双城族,还有一些更无奈的异地夫妻。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夫妻中一方要常年在外,供电工、修路人,还有走南闯北的销售人员,经常是工作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这类工作流动性强,没有办法长期驻守在一座城市,更别说带着自己的家属。
  秦向军工作六年多,去过青海格尔木、江苏南通,整个山东几乎跑遍了,这六年里,秦向军跑过的地方有十一二处,每个地方平均待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我们。”秦向军说。
  “爸爸去哪儿”本是一档亲子节目,但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秦向军却觉得很心酸。秦向军是2011年结婚的,今年孩子刚刚三岁,经常会缠着妈妈问:“爸爸去哪儿了?”秦向军现在在烟台海阳,是一处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的总工,每隔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加上在路上的时间,总共就五六天,真正在家里跟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就三四天。
  对于这样的双城生活,秦向军觉得最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不能好好照顾孩子和家人。“孩子生病了,我也顾不上。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也都是我媳妇接送。”秦向军说。在秦向军的同事中,这样的情况太多了,许多家属为了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专心在家做全职太太,忙活家里的事情。而秦向军的爱人有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只能让家里老人到济南来帮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