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环保局:
树多、地净、水清、天蓝、人和
让国家级生态县成为商河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5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生态园林城市景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市民在人民公园内晨练。
  玉皇庙镇生活垃圾转运站。
  绿树环绕,街道整洁,农村整体环境大幅提升。
     2014年5月获省级生态县命名,2012年全县12个乡镇(街道)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2014年6月12个乡镇(街道)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近年来,商河县全力以赴抓生态县创建工作,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济南市节能先进单位”、“济南市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商河县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对照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的5项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商河县已基本达到要求。
  本报记者 马芳
通讯员 崔迎娟       
健全工作机制,
为生态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为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专门负责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有关县直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生态建设组织机构,并确定生态县创建工作联络员,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2014年3月,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又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内的生态建设工作。同时,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和工作调度会,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编制实施《商河生态县建设规划》,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均编制实施了生态乡镇建设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目标与重点,生态县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把乡镇(街道)和相关县直单位的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并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2007年以来,商河县环境保护投资总额超过40亿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饮水工程改造、森林绿化等工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功能形象明显提升。
  2009年4月,商河县污水处理厂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9962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万吨,出厂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700万元,于2010年12月建成,2011年6月试运行,设计日处理污水2万吨,出厂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它的建成运行为改善开发区的招商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商河县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厂于2011年6月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300万元,填埋库区总库容为58.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50.9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吨,无害化处理等级为一级。
  商河县热源厂总投资1.2亿元,可满足28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2010年11月20日,商河县城区实现集中供热,彻底改善了冬季采暖期冒黑烟现象,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加大城区道路建设力度。近年来,新建或改造了商中路、明辉路、商东路等24条主要城区道路,铺设了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供热管线和煤气管线,城市道路通行和配套水平显著增强。同时,加快温泉居住小区建设,将城市规划建设与温泉开发有机结合,高标准建设了豪门温泉庄园、涌鑫花苑等一批住宅小区,使普通居民也能享受温泉,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商河县大力开展了林业绿化工作。同时,以道路两侧为主线,以广场、庭院、小区为基点,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截至2014年底,县城区绿化面积达到657.0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4.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14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意盎然的生态园林城市景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10年11月底,商河县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山东省绿化模范县”称号,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16%,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县、乡、村“三级联动”,
打造农村新形象

  农村环保工作是商河县创建生态县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商河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狠抓农村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工作,农村整体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确定“以城带乡”、“人工湿地”和“一体化简易污水处理站”三种方式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加快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1年,投资700万元在10个乡镇驻地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切实改善了乡镇驻地的生态环境。
  加快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了县乡两级管理机构,每个乡镇(街道)建设1处垃圾中转站,配备1辆垃圾转运车。乡镇(街道)驻地按城区标准配置垃圾桶,每5000平方米设1名保洁员。行政村每15户设1个垃圾桶,每100户设1名保洁员。每10个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目前,全县963个行政村(居)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范围。2012年1月,商河县正式通过济南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达标验收,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至此,商河县形成了县有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乡镇有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村集中收集生产生活垃圾的三级联动生态模式。
  同时,12个乡镇(街道)全部编制并实施了环境规划,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于2014年6月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硬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村创建,先后有9个村庄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817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空气质量实时监测,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近年来,市民发现,蓝天白云在商河越来越常见,不少市民都在今年秋天开启了“晒蓝天”模式,这与商河县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分不开。
  据商河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商河县于去年设置了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监测全县空气质量,对不达标和造成扬尘污染的建设工地进行通报和处罚。
  同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各类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发现一处取缔一处,绝不姑息迁就。近年来全县共取缔土(小)企业90余家,有效保护了商河的蓝天碧水。
  建立全县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各园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检查,定期公布各乡镇(街道)、各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指标。提高高耗能项目的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大力支持和推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项目发展;对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凡是达不到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一律不予立项、核准和备案,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挖掘生态资源,
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借助独特的温泉优势,商河县积极打造温泉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先后高标准建设了济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畜牧科技示范园、乡村绿洲等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引领农业发展的作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大力打造“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健康肉食”等生态品牌。
  目前,全县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79家,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43个,被评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挖掘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游。目前,全县已有国家AA级景区2家,省级旅游强镇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果蔬采摘园近20处,省级精品采摘园3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自开展生态县创建以来,商河县按照“树多、地净、水清、天蓝、人和”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之路。商河县正向着温泉特色突出、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竞争力强、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强县迈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