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郑路镇: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打造森林温泉小镇推动“幸福郑路”阔步前行
2015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政府办公大楼
     近年来,郑路镇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将生态环境建设和聚集人气作为建设森林温泉小镇的双翼,深耕“森林温泉小镇、现代农业、特色乡村教育、和谐文化”四个品牌优势,谱写了郑路人奋力拼搏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相信通过几年的发展,“城在绿中、绿中有城”将由蓝图变为现实,森林温泉小镇注定将成为商河加快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 谢永波 陈超
记者 邢敏

  立足生态环境,打造“森林温泉小镇”
  围绕“打造三个基地、建设富美商河”的宏伟目标,郑路镇主动承接任务打造载体,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确定了打造“森林温泉小镇”的发展定位。据了解,郑路镇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产业突出,全镇森林面积达到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2009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镇检查验收,生态环境成为该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森林温泉小镇的发展定位,不是简单地栽植一片树木,进行温泉开发,而是立足郑路生态环境优势,以商河县打造以温泉为特色的健康养生基地为载体,依托森林、温泉形成洼地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郑路镇党委书记车富春如是说。据了解,目前该镇正聘请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城镇规划修编,并结合当前温泉高端消费的现状及温泉四季游的特定优势,提出了打造百姓温泉,建设生态养老社区的发展思路。
  生态环境与教育齐发展,为森林温泉小镇提供支撑
  围绕“森林温泉小镇”的目标定位,郑路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万亩林海项目,另一个就是最美乡村教育,只有两者先行,才能有效激发“森林温泉小镇”的发展动力。据了解,林海生态园林农场项目于2013年12月落户该镇,由民联(天津)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3亿元,流转土地1万亩,主要经营造林苗、城镇绿化苗及花卉苗木种植。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核心区建设已经建设完工,园林展览展示中心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已流转土地3000多亩。在万亩林海农场的带动下,该镇加快土地流转、搞好政策服务,计划2016年新增花卉苗圃5000亩,三年时间全镇森林面积达到4万亩,聚力打造花卉苗木集散地,万亩林海农场成为该镇建设森林温泉小镇的重要支撑。
  生态环境建设和聚集人气是建设森林温泉小镇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如何留住人才、增加人气是郑路镇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的问题。该镇党委书记车富春说:“作为乡镇层面,要想聚集人脉,就要通过发展教育,为城镇聚集人口。”据了解,近年来郑路镇坚持把教育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大投入,先后规划建设了郑路中学学生公寓、展家小学学生公寓、展家小学教学楼加固工程。2014年投资1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的郑路中学教育综合楼,今年规划建设了建筑面积5930平方米的明德小学教育综合楼,年底前将建设完工,并顺利完成了郑路中学、展家中学合并,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以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提升来聚人气支撑城镇发展效果日益明显。
  夯实基层干部队伍,促进经济发展
  打造“森林温泉小镇”,发展经济是基础。对于如何发展经济,郑路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把打造总部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力打造电子工业商务园区。2014年该镇引进注册各类企业25家,今年达到12家,总部经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该镇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县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税收贡献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提升经济总量,打造县城东部工业强镇。
  二是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保障。该镇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规模不断膨胀,逐步形成了以丝网、木片、花生米、笤帚、苇箔加工等为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丝网加工业户发展到42家,织机282台,年产网布2.5万吨,产值3亿元。木片加工业户110余家,年加工木材30万吨,产值2.1亿元。笤帚加工业户45家,年产笤帚700万把,产值4000余万。花生米加工业户160余家,年加工花生米1万余吨,产值9000万元。苇箔加工业户6家,织机8台,年产值2600万元。小微特色民营经济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支撑地方发展的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干部队伍,该镇计划把2016年作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年,深刻查摆镇领导班子、机关中层干部、镇村干部等层面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解决基层干部思想解放不够、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执行力不强等“为官不为”的问题,努力打造一支支撑地方发展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全镇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造“四个品牌”,建设幸福郑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品牌化已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措施。郑路镇以建设“幸福郑路”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森林温泉小镇、现代农业、特色乡村教育、和谐文化”四个品牌,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转变,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设教育强镇步伐,努力建设文化名镇。
  郑路镇按照“以城聚产、以产兴城”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积极完善落实交通体系、河流水系、生态绿地、中心商业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重点项目详细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镇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宜居森林温泉小镇。启动总投资3亿元的政府片区商住开发项目,推动城镇开发、珍珠红生态园和万亩林海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打造集旅游、采摘和商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郑路镇以市场为导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16年该镇将以建设农业强镇为目标,围绕“东菜西瓜”的产业布局,不断扩大蔬菜大棚、花卉苗木、珍珠红西瓜种植规模,持续加强珍珠红西瓜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西瓜采摘与生态旅游结合文章,打响郑路农业品牌,努力把郑路打造成服务济南、辐射周边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花卉苗木交易基地和生态旅游采摘基地”,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转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全力推进全镇中小学教育提升工程。下一步,郑路镇将继续优先发展教育。突出抓好明德小学教育综合楼、郑路中学教师公寓、郑路中学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名师、名校”意识,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打造“特色乡村教育”品牌,努力建设全县最好的乡村教育。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以“包容、创新”为核心,深入开展 “最美郑路人”评选活动,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培育“懂得敬畏、常怀感恩、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积极构筑郑路道德高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