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一块钱,就能送他们健康
本报联合众筹网烟台站,为智障孩子众筹康复仪器
2015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他们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少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互相帮助、相互关怀,会因老师的一句鼓励高兴半天,也会为同学的一个笑容幸福满溢。他们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被关注和发现。
  给这些智障孩子们更多关爱,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他们也可能有更好的未来。日前,众筹网烟台站联合本报发起“关爱智障儿童——为山东省烟台市辅读学校筹集康复仪器”的众筹项目,上线不到一周时间内,已获多名热心市民和爱心企业支持。如果您也愿意帮忙,请扫码加入我们。

“他们的世界只是更单纯,并不缺什么”
  日前在芝罘区辅读学校语文课上,上课铃声响起,全班起立,唐氏综合征宝宝王丽(化名)却坐着不动。前桌的孩子伸手将她拉起,拍拍胳膊笑了。受到鼓励后,一向不愿抬头听课的王丽争着回答问题,一节课上举了近10次手。
  这只是这群有点不一样的孩子们生活里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场景。和整天嬉笑玩闹的正常孩子不同,在芝罘区辅读学校内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肢体健全也基本能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只是因为智力程度发展不同,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里,他们会莫名遭受很多讥讽和嘲笑。
  但他们只是活在和我们不同的小世界里,在这些孩子的小圈子内,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孩子们会因为老师一句鼓励而高兴半天,会因为被爸妈抱在怀里而欢乐一日,他们的世界并不是缺了什么,只是更单纯。
  他们同样是父母掌心里的宝贝,是老师们引以为傲的乖孩子,但由于办学条件、经济原因、世俗看法等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蜷缩在家中,沉默着挨过一天又一天。部分有幸能入学的孩子也会因嘲弄和讥讽而渐渐自闭,丧失好不容易从学校构建起的自信。
  “他们的世界只是更单纯,并不缺什么。”长期陪伴这些智障孩子长大,辅读学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格外有爱心也容易相处,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完全可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甚至一些孩子放学后还会在日记里倾诉对同学和老师的思念。
众筹康复设备已获多人支持
  记者获悉,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辅读学校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普通小学附设的“智障儿童辅读班”,1986年正式命名为“烟台市芝罘区辅读学校”,收纳智力残疾、脑瘫、孤独症及多重残疾的孩子。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113人。
  自2007年起,学校便成为烟台市智障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14年7月份成功申请“烟台市芝罘区辅读学校特殊幼儿康教园”,对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等孩子进行免费康复训练。
  但由于学校目前条件有限,没有办法给孩子们更好的治疗。而智障儿童需要早期干预,终生康复。每一个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都挽救一个家庭,“康教结合”能使智障儿童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日前,众筹网烟台站联合本报发起“关爱智障儿童——为山东省烟台市辅读学校筹集康复仪器”的众筹项目,上线不到一周时间内,已获多名热心市民和爱心企业支持。
  此次众筹项目旨在为孩子们购置一台引导式个训仪,帮助改善和促进脑瘫及智障儿童的大脑发育,增强相关患儿的注意力、专注力、反应力、认知水平、感知能力、学习能力等。
  此次筹款目标为4万元,目前已筹集善款5591元。筹款金额分为不限,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10000元等,支持力度较大的热心人将视情况获赠感谢信和孩子们使用仪器的相册等,可长期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如果您也愿意帮忙,请扫码参与,为孩子们献出一份爱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